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西瓜喜丰收 村民甜心头

2022-05-1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张一一
2022-05-1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西瓜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眼下正是铜山区房村镇大沟里村大棚西瓜上市的季节,走进基地一栋接着一栋的大棚,香甜的西瓜气息扑鼻而来,翠绿滚圆的西瓜一个接着一个安静地躺在瓜叶下,大的已有皮球般大,小的也与鸭蛋相似。“现在来看,西瓜丰收了,产量不错,亩产4000斤左右,我今年承包了100亩地。来,我摘一个你们尝尝。”5月13日上午,西瓜种植大户李成君一边采收西瓜一边招呼着记者,话未落,瓜已开,皮薄瓤红、汁多脆甜。

李成君是铜山区单集镇人,在新疆种植西瓜十多年,有丰富的种植经验。今年回老家发展,在考察周边西瓜种植环境时,被房村镇党委政府把“三乡工程”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务实之举所感染,决定在此创业。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栽培与管理,第一批西瓜已经上市了。“再过10天左右,第二批西瓜也即将上市,一直持续到6月底都有新鲜的西瓜产出。今年只是试种,西瓜产量总体还可以,市场价格也不错,我准备明年再扩大种植规模。”李成君笑着说。其实李成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与他一起来的还有姜辉、马克民、马小光、李道敏、王小元5人,他们一共承包了500亩土地,成立了恒丰果蔬种植家庭农场。“今年种植的‘美都’和‘8424’西瓜口感好、水分足,得益于上半年干燥的气候环境和镇里的农业技术人员的多次培训指导。”李成君说,西瓜于5月初开始上市,目前售价每斤3元左右,从上市至今,每天都要销售5000斤左右。

据大沟里村党支部书记陈先权介绍,该村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土地早上地温回升快,夜间散热迅速,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是栽植西瓜的“风水宝地”,而且交通优势明显,西瓜基地紧靠104国道。村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大户承包,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西瓜产业,不断加大力度对西瓜产业的扶持与推广,积极提供电力、用水、道路等配套设施和技术服务,以解他们后顾之忧。今年西瓜栽植期间,因为疫情原因有机肥运不过来,瓜农很着急。为此,镇、村联系到相关企业和防疫部门,统一购买发放物资,为今年的西瓜丰收奠定了基础。

西瓜基地的建成,不仅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还增加了村民收入,过去租用土地是每亩1000元,现在是每亩1200元,每户有土地3亩左右,户均增收在600元左右。目前这个基地日常用工在30人左右,高峰时期在100人左右,他们的日工资在80元左右。“我在基地打工一天80元钱,一个月2000元左右,我已干了接近3个月了,挺好的,基地离我们家挺近的,给了我们打工的机会,不然这么大岁数去哪里打工都没人要了。”今年68岁的李大娘边摘瓜边说,附近的村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西瓜种植带来的好处。

“下一步我镇将围绕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来做文章,不断丰富西瓜产业的内涵,让小西瓜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助推乡村振兴。”镇党委书记周建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