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抗旱保墒 全力翻水调水
本报讯(记者 张雷)记者日前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今年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72.8毫米,较常年同期141毫米偏少48%,4月份以来,全市平均降雨仅7.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7.8%,我市气象干旱级别达到重旱、特旱。随着小麦等夏熟作物进入灌浆期,农业用水量逐渐增加,骆马湖、微山湖等主要湖库蓄水量持续下降。市水务局积极采取抗旱保墒措施,全力翻水调水,加强用水管理,全力保障我市用水需求。
“为有效缓解旱情,省水利厅于4月15日启用江水北调泵站向骆马湖补水,并于5月10日启用南水北调泵站加大向骆马湖补水,已累计向骆马湖补水1.5亿立方米。”市水旱灾害防御指挥调度中心副主任刘建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时,市管刘山北站、解台站于4月7日开机,在保障运河沿线航运、电厂用水基础上,于4月27日加大开机调水流量,日均翻水260万立方米,保障了运河沿线落谷用水需求。
5月13日,记者来到位于徐州经开区解台闸下600米处京杭运河不牢河南岸的徐州市解台翻水站,实地采访了该站加大翻水调水工作。“解台翻水站于4月7日开机翻水,截至目前,翻水量达到了7560万立方米。”市南水北调工程管理中心解台工程管理所所长许平介绍说,“今天显示下游水位为26.7米,上游水位为31.5米,处于正常水位。”
据了解,该站是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第八级翻水站,担负着向不牢河解台闸上游翻水调水的重要任务,为不牢河沿线工农业生产、航运、发电及水生态环境提供可靠的水源保证,同时还担负徐州市区生活用水及向微山湖补水的任务,保证了京杭运河这条黄金水道的常年通航,改善了运河沿线和我市湖西地区300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
走进该站中控室,中控台上的一个个按钮可实现对水泵的开停机操作及电流监控。“泵站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安装立式轴流式水泵,配用立式异步电机22台套(其中2台备用),泵站总装机容量为6160千瓦,输电线路采用35千瓦高压深入负荷中心,配置主变压器4台,设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许平介绍道。
此外,根据农灌用水时间集中、用水量大的特点,市水务局提早开展内部调水工作,3月初即启用郑集站向丰县大沙河和铜山西部地区河道送水,安排市管单集站、天齐站等站和铜山区王山站、睢宁县古邳站提前向故黄河沿线中小水库补水。同时,严格用水管理。根据可供水量从紧安排供水计划,专人统计分析各地用水量,对超计划用水严格督促整改,使有限水源发挥最大效益,尽力保障未来水稻栽插等农业生产。
“目前,我市主要河湖水位蓄水量基本上是正常的,和我们近10年同期的均值相比还偏多2亿立方米,能够保障生产生活及水环境用水需要。”刘建永表示,下一步,市水务局将密切关注不牢河、房亭河、徐洪河水情变化,在保证防洪安全前提下,尽量拦蓄雨洪资源,供沿线农业用水使用。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分析雨情、水情趋势,适时调整工程调度运行方案,确保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度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