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在抗疫战场书写履职答卷

2022-04-0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04-0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通讯员 高岩 本报记者闫琦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坚定抗疫。我市各级政协委员闻令而动、奋战一线、冲锋陷阵,发挥带头作用,主动担当,履职尽责,勇担使命,展现新时代政协委员风采,助力全市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阻击战。

爱心汇聚合力 争当捐助先行者

疫情当前,人人都是参与者。第一时间,市政协党组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信心决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研究具体切实可行的防疫抗疫工作举措,发出了同心抗疫《倡议书》。随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县(市)区政协接连发出《倡议书》。

示范引领、组织发动,政协委员们纷纷带头助力疫情防控物资供给。市政协经济界委员王国伟、周平、杨明、祝化东积极捐款捐物,助力全市抗击疫情。

疫情当前,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是否紧缺?这个问题始终牵挂着政协委员的心。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力保障战疫前线物资供应。

市政协委员、徐州金鹰国际购物中心总经理周平紧急调度超市民生物资商品供应,捐赠价值1万元的测温枪、酒精湿巾、消毒凝胶、口罩等防疫物品和价值1万多元的方便面、饼干、牛奶、瓶装水等生活必需品。

沛县政协委员李维安、郝超、李建成慷慨解囊,分别捐赠一次性防护服120件、口罩19200只、消毒液200箱、桶装方面便200箱、矿泉水120箱和火腿肠等物资。

铜山区政协委员张猛、卢淑萍、许天旋、张存新向何桥镇疫情防控工作组捐赠了疫情防控物资和食品。卢淑萍捐赠了一批志愿者马甲,许天旋、张猛帮助各村联系农产品收购、销售,帮助落实消杀、车辆人员封控等工作。

传递“政”能量 为科学精准防控建言献策

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全市政协系统积极建言献策,助力防控。

《关于科学加强“黄码”人群管理,进一步做好疫情精准防控的建议》《关于疫情突发下核酸检测等亟待关注的问题及建议》《关于科学加强“黄码”人群管理 进一步做好疫情精准防控的建议》……我市各党派界别,踊跃为抗击疫情建言献策。

《关于减轻抗疫人员工作压力,补充抗疫人员队伍的建议》《关于对筛查出阳性人员的快速隔离及对应措施建议》《我市全民核酸检测暴露疫情防控尚存在薄弱环节》……徐磊、王晓宇、邱轶良、胡琪清、焦向鲲、殷丹丹、王维婷、黄立志、李培光、王文亮、吴铭、张自军、陈如磊、吴颖等委员为抗击疫情积极建言献策,当好一线建言者。

广大政协委员及时发现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研究,积极建言,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党政部门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市政协委员刘子安根据其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时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撰写、报送《关于提高核酸采样效率的紧急建议》《关于对涉疫特殊病人就诊进行闭环管理的建议》等信息。

截至目前,市政协委员和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先后报送社情民意信息30余件,向省政协报送疫情防控信息6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社情民意专报3期。

穿上“战袍” 奔赴疫情防控一线

临危不惧、科学应对,政协委员们踊跃带头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政协委员的初心,高质量书写了特殊时期的“委员作业”。

市政协常委刘茂通发动律师事务所中共党员、骨干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市政协常委王利光主动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帮助社区登记外来人员、车辆信息;市政协委员殷丹丹连续多日负责核酸检测人员信息登记工作,组织委员成立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市政协委员张祖泽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动员全员核酸检测;市政协委员赵鹏向居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市政协委员王程铭、刘凯、扶耒子、吴世江下沉社区一线,协助社区维持核酸检测秩序,以实际行动做好群众的“守门人”。

生命重于泰山。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保卫战!

市政协常委、市卫健委主任梁军集中力量、组织调动一切资源,以最快速度挺进疫情防控第一线。

市政协常委、徐州医科大学副校长、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王人颢日以继夜奋战在方舱医院建设工地。

沛县政协委员、沛县极速应急救援队队长王大亮,自发组织队员对部分镇街进行消杀,连续多日带队协助卡口排查摸底。

云龙区政协主要领导分别奔赴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组织委员协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协助做好排查涉疫地区来徐人员“敲门行动”;贾汪区政协主要领导分别在京福高速江庄出口、206国道苏鲁交界处等重要道路查验点,与区政协委员24小时轮流带班值守……

连日来,各县(市)区政协主要领导积极行动,督促指导查验点工作人员对市外来徐货车司乘人员认真履行查验手续,与有关部门对接协调解决现场突发情况,确保全时段落实管控措施。

人民政协为人民!这是一场政协上下全员参与、同频共振的“战斗”,汇聚成一个个温暖的“春天故事”。全市政协系统在疫情“大考”面前,用真情和暖心服务群众,以实际行动服务全市中心大局,为“五个徐州”建设作出政协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