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监督员也是战斗员
|
||
|
本报记者 闫琦
“货车司机是外防输入的重点,核酸检测点要增加。驾驶员在卡口个人吃饭住宿问题也得妥善安排。”3月26日晚,徐州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四不两直”夜访高速卡口、服务区,监督检查疫情防控情况,针对发现的“检测点设置”“货车司机生活”等问题当场调度推动解决。
靶向监督 解决群众烦心事
连日来,市纪委监委坚决扛起疫情防控监督工作的政治责任,把监督推动疫情防控措施落细落实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保障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压紧压实责任,推动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派出78个督查组224名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开展靶向监督。
“这些蔬菜、草莓再运不出去就坏了,损失太大!”面对上门督查的贾汪区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紫庄镇村民们道出了烦心事。监督检查组立即协调督促相关专项组,设立农产品转运接驳点,建立本地蔬菜、水果绿色通道。
市纪委监委建立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全面统筹,纪委、“两办”督查室、卫健委等部门骨干力量集中办公的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分成4个督查组对各地各部门开展“全天候”“全覆盖”督导5轮,推动解决问题126个。同时,连续下发4期“监督检查组反馈问题责任清单”,梳理26起重点问题下发至各工作组、各工作专班和各板块,做到一线发现问题、一线解决问题。
“根据疫情防控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我们会及时调整监督工作重点和方向。”市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介绍,当前,针对云龙区部分“黄码”人员核酸检测不便问题,监督检查组督促相关专项组结合实际情况,将原16个点位22个通道增加至19个点位35个通道,有效解决了“黄码”群众的核酸检测诉求。
市纪委监委提前研判监督重点,下发工作提示,抓实薄弱环节。建立监督检查日报制度,及时报告重要情况,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供决策参考。截至目前,共提出各类意见建议22条。
“泉山区湖滨街道湖西雅苑社区核酸检测工作组织动员不力、社区管控不严不细不实。”“泉山区火花街道核酸检测采送工作落实不力。”3月31日,我市通报两起疫情防控工作不力典型问题,进一步严明纪律要求,压紧压实“四方责任”。
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发现问题、反馈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工作机制,推动堵塞漏洞。采取原监督检查人员复核和委托下级纪委监委复核相结合等方式,定期组织整改情况“回头看”,确保问题真整改、责任真落实。对不敢担当、不负责任、推诿扯皮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依规依纪严肃问责追责。3月25日以来,全市共追责问责党员干部12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6人,诫勉谈话6人。
冲锋在前 积极投身志愿服务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闻令而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重点区域、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在抗疫一线彰显责任与担当。
3月29日下午,市委第二巡察组工作人员张丕建到泉山区王陵街道新光社区报到,在国税局门口核酸检测点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测量体温,查验“两码”,维护现场秩序,帮助老年人使用调出健康码、行程码……“我们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机关党员的责任担当。”张丕建说。
3月30日一早,市纪委监委第二监督检查室人员檀通南来到鼓楼区铜沛街道西阁社区,他把防护物资搬运到小区的核酸检测采样点后,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登记姓名、身份证号,发放核酸检测采样证明,这一系列动作,檀通南重复一遍又一遍。当日下午两点,檀通南才吃上午饭。随后,接到凯旋门小区核酸监测点需要支援的消息,他马不停蹄赶了过去。听医护人员说采样棉签不足,他立即和社区党委书记联系,很快解决问题。“去做你该做的事情,不要担心我!”工作间隙,檀通南给家里的老父亲打个电话,86岁的老父亲叮嘱他安心工作,当好“守门人”。
3月30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成员高煜在泉山森林海小区忙乎了一整天。如何为小区独居老人、缺少物资的家庭提供帮助?外出看病人员如何通行?被赋黄码人员怎么做核酸检测?这些问题一一盘旋在高煜脑海里。“希望能在疫情防控一线担当作为,贡献纪检监察智慧和力量。”高煜表示。
3月29日至4月2日,市纪委监委除参与办案监督等重大任务同志外,已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42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