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月16日出版的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文章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法律是国家的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需要在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历史经验表明,国际国内环境越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犯罪和“邪教式”追星以及平台经济、数字经济野蛮生长、缺乏监管等突出和急盼问题,要从完善法律入手进行规制,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的必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能力明显提升。全球治理体系目前正处于调整变革的关键时期,国际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制度、规则、法律之争。中国走向世界,以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必须善于运用法治,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国际斗争,占领法治制高点,向破坏者、搅局者说“不”,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法者,治之端也。”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唯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巴全东)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