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健全法治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护航

2021-12-10  来源:  编辑:崔东宁
2021-12-10  

12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科学立法,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提高立法效率,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通过宪法修正案,制定法律63件,修改法律228件次,作出法律解释9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1件次,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法典——《民法典》,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更为完备、更加有效的权利保护机制。然而,随着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等新技术相继发展,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不停变革,法律空白区也不断产生。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推进重要领域立法,填补空白点、补强薄弱点,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完备、统一权威。

深化改革,健全公平正义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定了一些重大改革事项,健全了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等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检察、审判、执行等权力相互配合的机制,让执法司法权在制度笼子里规范运行。同时构建了由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了监督合力,强化了监督责任,提高了监督实效。“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各级政府必须及时更新法治思维,坚持在法治的轨道上依法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强宣传,推进全民守法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当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普遍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因为不懂法、不守法造成悲剧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社会问题之一。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推动法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还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思维,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拓展普法覆盖面,让法治知识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让法治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可以起到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让我们凝心聚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杨春早)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