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让社区成为老年友好社会“支点”,描绘最美“夕阳红”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打造老年友好社区是建设老年友好社会的重要支点。打造面向老年群体的友好型社会,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主动回应老年人期盼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过逐级审核和公示,不久前,发布了“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翟山街道管道社区光荣入选。
在这个老年人幸福感满满的社区里,加装了110部电梯,开办了学员逾500人的老年大学,并且成立“夕阳红”议事会,让老人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余热。
老有所依
随处可见助老设施
之所以荣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增设电梯是管道社区给予老人的最大福利。徐州市老旧小区共迄今安装了186部电梯,其中110部在管道。社区考察发现共有300个单元符合条件,增梯工作会逐步推进。
很多老小区加装电梯的过程中阻力重重,管道社区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管道社区党委书记张孝明组织了一支由律师、造价工程师、电工、建筑师等竞标审查团队和百名社区志愿者组成的“电梯咨询服务队”,现场办公,采取“一梯一策”,为电梯安装“加速度“。
除了加装电梯,管道小区随处可见一些方便老人出行的设施。很多干道两侧安装休闲椅,走累了随时可以坐下来休息。
广场上安装了一个学习强国驿站,老人们可以听音乐、听新闻,还能给手机充电。北侧停放着一辆便民巴士,车内装着雨伞和应急药物,方便老人不时之需。
张孝明介绍说,小区共有“口袋公园”12个,健身区16处,老人下楼几分钟就能散步、锻炼。
管道社区计划建立一个500多平米的居家养老智慧中心,向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等日间照料服务,打造一个15分钟商圈,实行会员制、菜单制,让老人坐在家中就能够 “一键呼叫”,享受全方位服务。
老有所用
老年大学自教自学
管道举办老年大学由来已久,而今年是企业移交社区、由社区单独开办老年大学的第一年。9月13日正式开班,除了传统的声乐班、舞蹈班和书法班,还有时尚班、手机摄影班和数码相机后期制作班,学员已经达到500多名,老师全部都是小区里的“能人”,义务为大家教学。学员们都说,不出小区就能上老年大学,真恣儿!
综合楼的4楼至6楼全部开辟为老年活动中心,没有课上的老人也可以来打打球、打打牌、看看书。
为了提升老年大学学员们的价值感,管道社区将学员们的优秀书法和摄影作品一一装裱、展示,被选中的老人个个都很自豪。
据了解,“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翟山街道充分发挥本部门职能优势,广泛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和老年友好型社区理念宣传活动,协同各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协调推进,敬老氛围更加浓厚,进一步增强了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满足了管道社区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社会参与和精神文化生活等需求。
徐报融媒记者:吴云 周杰 见习记者:芦红侠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