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人民”与“干部”

2021-09-2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09-2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甘晓妹 见习记者 朱二俊 徐梦婷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21次,“干部”一词出现33次,彰显了徐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如何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千万徐州人民?徐州的党员干部又该如何书写好新时代答卷?

徐报融媒为您解析——

人民

■阅读提示

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21次。

17000余字的党代会报告,“人民”被提及21次之多。

人民至上的铮铮誓言,掷地有声!

报告中有五年来取得的民生实绩,更多的则是带领徐州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谋篇布局。

坚持人民至上,矢志为民造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直是徐州市委市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过去五年,从决战脱贫攻坚到提升居民收入,从创建平安徐州、法治徐州到构建“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越来越多的民生建设、治理举措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挖掘出来,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质量有新改善,让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慢慢成为现实。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4%和8.7%;269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达标,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新增城镇就业58万人;三甲医院增至12家;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84所;跻身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一组组民生成绩、一个个民生数字、一项项民生工程,把徐州人民的美好生活描摹得愈发多彩。

民生福祉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附加成果”“溢出效应”,更是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当下,徐州面临区域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压力巨大。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走出具有徐州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报告中,“人民”二字的高频次出现,给出了答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正确发展观、现代化观,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努力使谋划的工作、出台的政策更加贴合发展实际和人民需求,为人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来,我们将收获更加充沛的获得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不止在物质,还有精神文化上的满足感。报告中提出,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积极拓展财产性收入、推动共同富裕步伐,让百姓的“口袋”富起来。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成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让百姓的“脑袋”富起来。两个“富”起来,将让徐州人民的获得感更加真实,过上更有尊严、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

未来,我们将收获更加明显的幸福感——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来自于收入水平、医疗条件、教育质量、居住条件等这些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自于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被放在心上,来自于困难事、操心事、烦心事的逐一解决之中。随着民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随着一系列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不断出台,徐州人民都将从中获益,都将充分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富裕、更加舒心的幸福生活。

未来,我们将收获更加踏实的安全感——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是由社会治理的能力水平决定的。在“四位一体”社会善治模式取得扎实成效的基础上,我市科学把握社会治理规律,提出加快构建“五治融合” 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徐州,一个以政治为引领,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先导,以自治为基础,以智治为支撑的善治徐州呼之欲出。未来的徐州人民,将生活在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城市里,过上更有底气、更加安心的生活。

干部

■阅读提示

报告中,“干部”一词出现33次。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目标既定,干部就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领导干部是党执政的骨干力量,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过去的五年,徐州市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正风肃纪,特别是抓住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落实“五突出五强化”干部选用机制,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深化运用“三项机制”,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不断激发,为全党全社会做出示范,带动党风政风民风进一步好转。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新使命尤需新风尚。

干部干部,干字当头。一个“干”字,既是从政本分,也是能力之源,既是职责要求,也是成长之基。本次党代会前,市委书记庄兆林深入全市各板块进行调研,提出在领导干部中大兴学习研究之风、真抓实干之风、攻坚克难之风、改革创新之风、勇争一流之风,为全市党员干部成长进步、担当作为提供了明晰的成长要求和行动坐标。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打造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把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今后五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发展形势不断变化、发展领域不断拓宽、社会分工日趋复杂等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至关重要。报告提出,要旗帜鲜明地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在一线识别干部、培养干部,推动各级干部不断增强“八种本领”、提高“七种能力”,重点提升抓经济工作“专准实快”水平,增强“三项机制”的引领力和穿透力,形成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良好局面。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干部队伍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适应、亟待提高的地方,还存在着本领恐慌的问题,练好这个“本领”,需要党员干部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两个维护”融入血脉、见诸行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需要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修好理想信念“终身课题”,坚持用新思想定向领航,确保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进一步强化精神支柱、纯洁政治灵魂。

投身奋力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新征程,需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起而行之,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练就担当的铁肩膀、成事的真本领,涵养久久为功的心态,锤炼实干苦干的硬功,争做学习研究的优等生、争做真抓实干的行动派、争做攻坚克难的突击队、争做改革创新的先行军、争做勇争一流的排头兵,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在新征程中走好每一步、干好每一事。

“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本次党代会擘画的美好蓝图,要求全市党员干部拿出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冲锋姿态,自觉做“五种风气”的践行者、示范者,发挥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与全市人民共同唱响新时代奋斗者的“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