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2021-09-2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09-2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文/图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徐州将“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奋斗目标,下达了任务书,描绘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

市党代表,市发改委主任、党委书记王浩认为,按照市委提出的“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奋斗目标,我市要聚力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推动产业总量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有序提升,为今后五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现代产业支撑。

一是突出产业发展“上规模”。深入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强势开局、三年突破。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形成若干新的百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锚定现代物流、科技(数字)服务、现代商贸三大主攻方向,力争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和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农业加快人、地、钱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向产业发力,助力乡村振兴提速提效。

二是推动产业发展“提质态”。突出抓好数字赋能和绿色低碳,推动传统产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树立亩均投入、亩均产出论英雄导向。强化能耗“双控”目标引领,严格把好新建项目节能审查,限制传统行业“两高”项目新增产能规模,确保单位产品能效水平国内领先。

三是建立产业科技创新“大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区域性产业创新高地。推进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等重大国家级科创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创建一批省以上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推进产教融合,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

四是做强产业开放合作“大平台”。围绕“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发展定位,全力加快陆路、水路、航空、电子等口岸建设,争创国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创新试点,做强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提升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区、淮海国际港务区高端产业和高端要素集聚承载能力,打造产业发展主阵地和产城融合发展先导区。深入实施招商引资“1号工程”,全力在百亿级项目落地上实现更大突破。

五是推动县区板块“扛大旗”。推动各板块围绕2到3个细分领域错位发展、集聚突破,推动县域板块对标苏南,加快培育1到2个销售超500亿元的主导产业,力争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到2个百分点以上,争创江苏强县(区)。推进主城区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力争三年形成3到4个100亿级的都市工业集群,打造一批“千万楼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