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
◎王冠群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民主的最新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集体智慧的最新思想结晶。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为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主义民主战略地位理论的新阐释。将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方向选择,上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价值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特征认识的新思考。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涉及人民利益的事情做好,更好地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特征的精准把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将全过程人民民主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体系之中,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中国特色”。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新论析
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必须依靠“三个坚持”:即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内生性发展道路的坚持、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坚持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道路的坚持。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内生性发展道路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式民主”,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作出的选择,具有强烈的自立内生性。正是由于经过长期的奋斗和反复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才被证明是内生性演化而来的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好制度。
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多样性的正确坚持。民主政治模式和民主政治制度形式是多样的,民主必须与本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全体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巨大的内在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道路的坚持。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过历史的长期积淀、实践的不断检验,最终走出的符合我国现实需要的道路。当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坚持,就是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有利于破解当前发展阶段面临的难题,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持久发展。
三、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评价标准的新阐释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结合中国民主建设实践,从制度层面对民主政治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不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的警醒作用,而且为未来国家层面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规范与指导,为世界范围内国家政治制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评价人民民主权利实现与否的新标准。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人民属性,指出人民民主的推进要有更明确的现实导向性与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同人民的利益实现相关联。
四、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保障的新思考
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体系提供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推进民主制度化、法治化发展的新诠释。推进民主制度化建设,就必须实现立法、执法、司法三者制度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积极回应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日益增长要求,能够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民主环境和法治保障。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实现制度化的新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应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作者系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