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用生命谱写不负人民的使命

2021-09-04  来源:  编辑:李璐
2021-09-04  

近日,中宣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邱军、孙丽美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们身上展现的脱贫攻坚精神再次让人们湿了眼眶。

身处不同地区,肩负同一使命。80后扶贫干部邱军主动请缨,到革命老区华池县挂职。在距离2000公里外的古县村,41岁的孙丽美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看似不同的人生因扶贫事业产生了交集。虽然身处不用地区、不同工作岗位,但两人有着同一个目标:绝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绝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各自的扶贫战场上,他们用一双脚板丈量现实与梦想的差距,用灵活的头脑搞生产促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舍小家为大家,一切为了人民。在华池县挂职扶贫的两年多时间里,邱军与家人相聚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发的65条朋友圈里,其中64条是关于扶贫的,只有一条留给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邱军同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好想一家人一起吃顿饭”,孙丽美答应丈夫儿子空闲时去武夷山玩一回的约定也永远无法实现了。面对家庭,他们不是不留恋,而是党和人民有需要,更大的使命在召唤着他们。他们始终秉承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铭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始终做好为社会主义脱贫攻坚事业奉献终身的思想准备。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女孩希望的女校长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以及燃尽芳华、奉献老区的邱军和扎根基层、不怕牺牲的孙丽美……在脱贫攻坚斗争中, 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以生命之重赴使命之约,用生命谱写不负人民的使命。他们是中国脱贫攻坚精神的脊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们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脱贫攻坚精神的背后交织着数百万扶贫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这份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人民永远铭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