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讲述人 段好绪
村史馆里的这些风箱、陶罐、铡刀、犁耙等一件件生活器物和旧农具,都是俺们村以前生产生活留下来的工具,真没想到它们已经成为供人们参观的历史文物了。
俺叫段好绪,是贾汪区茱萸山街道才沃村人,今年77岁,党龄55年。俺眼前的这些老物件见证了才沃村的发展,见证了贾汪的历史变迁,现在的好日子都是党领导的好。
以前俺们这地方非常旱,水源很缺,吃水都要走很远的路,去外边驮水。那时家里是真穷啊,大家都用风箱烧柴火做饭,小麦面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就除了逢年过节能吃上。现在好了,什么都不缺了,除了冰箱彩电,家里还有小汽车,这可是原来连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俺们村里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蔡可彬是一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老战士,他刚到村里的时候,才沃村只是一个种植产业结构单一、家家户户靠卖磨石为生的小村子,只有简陋的草房和一眼望不到头的小泥路。那时候全村只有20名党员,为了发展经济,老支书带着党员们搞学习、促发展,努力打开磨石销路,带动全村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才沃村党支部立足村内实际,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种果树”,带领全村党员代表到山东泰安学习果树种植。经过学习实践,才沃村群众的生活靠着种桃子逐步好起来,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望越来越高,那真是“人人学习党员、争相成为党员”,当时全村党员已经有40多名。2000年前后,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才沃村及附近村庄的万亩桃园初步形成,桃树种植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才沃村一共有8任党支部书记,全村党员从原来的20名发展到如今的近百名,才沃村也从一个偏僻的落后村成为如今令人心驰神往的特色田园乡村。
前几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下,俺们村大力开发旅游业,这里有青山有绿水,督公湖就在村内,大景山、大洞山都在周边,还有滑雪场、漂流等,游客一年比一年多。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一辈辈共产党员的奋斗下,才成就了如今的才沃村。如今,俺们村把村史馆建成红色教育阵地,向大家展示乡村变迁,传承红色文化和民俗风情,村史馆也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场课堂,村里定期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开展实地参观、座谈交流、家训家规征集、红色征文诵读等活动,让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家乡发展变迁。
作为一名老党员,俺要让所有来参观的人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村人才能过上现在的美好生活,日子才有想头、有盼头、有奔头,一定要让红色记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贾汪融媒记者 张贝 殷萱桐 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