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贾汪 > 正文

小事琐事麻烦事 事事关情

2021-06-21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1-06-21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文/图 徐报融媒记者 蒋新会

“12名党员都到齐了,下面咱们开会,今天第一项议程就是继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这是发生在贾汪徐州工业园区岗子社区王大娘家的一幕。

6月15日是该社区党员中心户召集党员进行活动的日子。下午2点整,岗子社区三组、第一支部的党员按时来到王大娘家开展党员活动,学习党史、读书读报,对社区党员包街工作进行点评总结,并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安排,对党员志愿者在“十必联”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商讨解决办法等。

■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平台

王大娘名叫王秀英,今年76岁了,党龄56年,党性观念强、积极热心、乐于奉献,被大家推选为党员中心户。周围的党员有事没事就喜欢到王大娘家,说说家长里短,谈谈工作得失,讨论讨论怎么服务群众。王大娘在一楼客厅摆上了一个大长桌,又添置些椅子,就成了一个党员活动会议室了。

每月15日是附近的党员到王大娘家开展学习的日子,党员们不用通知,都会准时前来。这样的会议从去年5月份开始,已经坚持了一年多了,而通过这样的会议,也为社区居民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和问题。比如,街巷道路该修补了、下水道该疏通了、环境卫生该打扫了等,党员们在会上提出来,并形成解决方案,反映给社区党总支,由社区统筹考虑实施。现在的岗子社区,走到哪儿都是干净整洁的街巷,居民家里家外,绿树环绕,环境优美,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景象。

如今,岗子社区的居民,无论住得远近,无论小事、琐事、麻烦事,只要群众有需求,王大娘这个党员中心户都会倾心倾力帮助解决。“有话跟党说,有苦向党诉,有难找党帮”,王大娘这个党员中心户成了岗子社区党组织与党员干部沟通、倾听党员心声、征求党员意见的平台。

社区有一个小伙子,在母亲和妻子眼中“好吃懒做,干起活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母亲和妻子都管不了,母亲来到王大娘家“告”了孩子一状。王大娘二话不说,立刻找到他,一番摆事实、举例子、讲道理的批评教育后,小伙子心悦诚服,表示要“一定好好工作,挣钱养家,孝敬父母”。还有兄弟俩为了房前屋后垫土高低的琐事发生了矛盾,党员中心户的党员一番劝说,让兄弟俩重归于好。诸如此类的小矛盾小问题,经王大娘与党员们主动上门化解,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和谐,让矛盾化解在村组。

■凝聚周围党员的小堡垒

75岁的庄金田是当天参加学习活动的12名党员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他们这些老党员虽然平均年龄都到70多岁了,但依然对党的组织生活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想在余生继续为党做点实事,为群众出点力。他们每月1日坚持参加社区升旗仪式,每月15日到党员中心户家参加学习讨论会,每月25日参加社区党总支的党员会议。

这些围绕着王大娘等党员中心户的老党员不仅学习热情高,还力所能及地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每周日晚上组织大家一起打更巡逻,维护社区治安,看到哪儿环境卫生差,就主动拿起工具清扫干净,还经常走街串巷,利用拉家常的时机,给群众作党的政策理论微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滋润群众心田。

老党员们说起对党的感情,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那就是“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今年刚退休的党员刘瑞勤充满感情地说,是党带领中国人民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让我们现在的生活日益美好,每一名党员更应该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工作,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架起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岗子社区党总支书记鹿丙州告诉记者,社区自去年5月份开始实行党员中心户制度,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党员中心户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人居环境整治、“五老”调解等工作,在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帮助党总支工作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岗子社区每个党员中心户周围有十多名党员,每名党员包挂10户群众,这样一个党员中心户就可以辐射100多户群众,依托“十必联”志愿服务,党员中心户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及时了解、化解社区居民之间的各类矛盾纠纷,弘扬新风正气,推动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真正做到“好人好事有人夸、坏人坏事有人抓、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

在记者采访时,社区正在根据党员们的提议,即将对社区内一段排水不畅的污水管网进行改造,给居民一个更加便捷的生活。而岗子社区也将持续推进党员中心户工作,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办事不用跑、党员家中找”“党员活动聚中心、服务群众零距离”,让以王秀英为代表的党员中心户带着党员们拧成了一股绳,出计出力,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让党员中心户真正成为党群之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