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佩:野火春风斗古城

2021-04-0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1-04-0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吴云

孟昭佩,沛县第一个党支部的首任支部书记。古老的沛县大地,曾经因为他燃起了革命之火。他短暂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

1902年,孟昭佩出生于沛县城南。父亲早年去世,母亲抚育家中4个孩子长大成人。1920年,孟昭佩升入徐州江苏省立第十中学。在五四运动新思潮的影响下,他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去,并于1924年秋考入北平交通大学。求学时期的孟昭佩,品学兼优,精通英、法两门外语。“五卅”惨案发生后,引发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孟昭佩毅然放弃未完成的学业,回乡参加社会活动。他在青墩寺小学任外语教师,并在师生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

怀着一腔报国之志,孟昭佩于1927年春前往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并在该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春天,他回到了家乡沛县青墩寺小学,积极进行革命活动。他在教师、学生和亲友中秘密宣传马列主义。1929年夏天,在青墩寺附近的松树林里秘密举行中共沛县特别支部的成立会议,孟昭佩被选为书记。从那以后,他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他白天教学生,夜间奔波联络。在他和党员们的努力下,当年冬天全县发展了党员20多人。

在沛县中学任职期间,孟昭佩利用多种方式开展革命工作。他在校内办起图书室,购买许多进步书刊,引导学生接触并接受进步思想。1929年11月,孟昭佩辞去沛县中学校长职务,于次年2月来到三河尖小学任教,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他对学校周围的农民秘密进行宣传教育,有空就深入农民家庭,向他们讲解革命道理,启发农民联合起来和地主斗争。

1931年春天,孟昭佩前往西安,经中共地下工作人员介绍,到国民党杨虎城部新编第十旅任中校参谋主任。由于他上过军政学校,懂得军事、政治,再加上他的才华,很快取得了旅长的信任和重用。军训、军务等许多重要工作都交给他去做。

孟昭佩聪颖好学,意志顽强,他曾在《平原日报》上发表评论文章,并多次支持当地百姓的免粮斗争,因而在农民中颇有威望。后来因策动一骑兵团起义,被国民党部队察觉。1932年6月26日,年仅30岁的孟昭佩被反动派枪杀于甘肃平凉县早胜镇。

(资料来自徐州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