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璜:血洒圮桥,浩气长存
◎徐报融媒记者吴云
在房亭河畔的黄山北麓,坐落着一个美丽的村庄——邳县新桥乡王庄村(今属邳州市八义集镇)。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革命风暴中,这里涌现了许多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奔走并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人物,王树璜就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王树璜1901年出生,1918年考入省立徐州第七师范学校。毕业后应聘到睢宁县立初级中学,他经常利用课堂或晨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宣传革命道理。1927年初,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到萧县从事党的地下工作。8月,建立王寨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因工作出色,引起了萧县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为保护骨干力量,党组织于1929年春调他回邳县工作。1929年8月下旬,邳县县委重新组建,王树璜任县委书记,通过开展秋收斗争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当局,党的组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批农民运动积极分子被吸收到党内来。到1930年春,全县有共产党员180多人。
1930年3月,中共徐海蚌特委恢复。根据特委指示,邳县县委在王树璜的主持下策划了旧州暴动,时间定于7月9日上午10时。9日早晨6时左右,100多名参与暴动的人员暗藏武器,装扮成赶集的群众进入旧州城。
战斗中,王树璜带人从旧州城西门进入城内。在攻打敌区公所时,他命令许文藻带人守住大门,自己带人去捉敌区长,结果不幸身负重伤,被敌人逮捕。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队员们虽然将红旗插上敌区公所的炮楼上,但因敌强我弱,力量悬殊较大,加之农民暴动队伍缺乏严密的组织纪律,以及经验不足等方面的原因,旧州暴动失败。
在狱中,王树璜受尽种种酷刑仍然坚贞不屈。7月11日,天色昏暗,王树璜等被捕的共产党员高呼“共产主义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和“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口号,被敌人杀害于旧州城圮桥头。牺牲时年仅29岁。
旧州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唤醒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意识,提高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资料来自徐州市史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