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普法“走心”,方能“入心”

2021-04-08  来源:  编辑:张传宝
2021-04-08  

      4月8日是全国司法日,旨在普及法治知识,弘扬法治观念。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运行。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表里如一”促普法。说话要言行一致,行为要表里如一。普法工作,既要注重法条解读,也要加强法治重大意义宣传。要以案释法,选取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将法条与动漫、小视频、小故事等相结合,引导群众懂法知法用法。切实让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悟得透、烙印深。

      “干群联动”促普法。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正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普法工作,群众是主体,干部是标杆。干部学得好、用得好,群众就能跟着学、跟着用。反之,普法工作就会事倍功半。通过普法活动,要让人民群众将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知行合一”促普法。知行合一是中华思想文化的精髓。普法和执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坚持普治并举,把每次执法都当作“普法课”,坚持以案说法、坚持久久为功。只考虑如何快速达到执法效果,反而会欲速则不达。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强化法律威慑力。

      张居正有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更是说明了法贵在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法律的权威也在于执行。法律只有得到严格执行,才能彰显其价值和权威。做好普法这项工作,是形势所需、发展所需、群众所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和光荣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姬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