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琰:彭城女杰 血染春城

2021-03-1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磊
2021-03-1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1945年12月1日,在云南昆明发生了一起国民党特务残杀爱国青年的惨案,震惊中外。4位爱国青年在惨案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徐州人潘琰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和共产党员。

潘琰,1915年10月出生于徐州市东郊郭庄村,1925年随全家迁到徐州城里居住。她幼年进入塾堂读书,19岁考入立达女子中学。“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徐州各校学生积极响应,潘琰作为立达女子中学的学生代表,站在运动的最前列。

1937年12月,南京、济南相继沦陷,日军逼进徐州。潘琰毅然投笔从戎,参加第五战区“抗战青年干部训练团”,被编入“女子军事组”。半年后,女兵50多人组成宣传队,被分派到湖北罗田县农村,从事抗日宣传和组织训练工作。

1938年秋季武汉会战后,国民党当局下令解散宣传队。潘琰悲愤欲绝,报国无路之际,她看到街边贴着湖北各中等学校联合招生的广告,遂报考了湖北省立建始女子师范学校,并被录取。入学后她积极参加救亡歌咏队活动,由于工作出色,敢于斗争,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秋,潘琰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西南联合大学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到昆明合并组成,是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堡垒”。随着民主运动逐渐高涨,校内进步势力和反动势力的斗争日趋尖锐。在很多活动中,潘琰一直走在前面。

昆明国民党反动派对西南联合大学师生反内战的革命行动恨之入骨,伺机进行破坏和镇压。1945年12月1日中午,一大批国民党特务、士兵冲进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校内,手持棍棒,见人就打。潘琰和几个女同学高呼:“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并带头从食堂冲出来驱赶暴徒。两名歹徒突然丧心病狂地向学生人群中投掷两枚手榴弹,随着两声巨响,潘琰与几名同学被炸伤。弹片穿进潘琰的胸部腹部,鲜血直流,她还勉强支撑着受伤的身躯去救护其他受重伤的同学。几名歹徒见状,一起围住了她。其中一名歹徒凶狠地拔出刀子,向她腹部连刺3刀。后来,潘琰被同学抬到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抢救,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牺牲时年仅30岁。同时遇难的还有南菁中学教员于再、西南联合大学学生李鲁连、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11人受重伤,14人轻伤,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惨案发生后,昆明学生罢课达一个月之久。一个以学生运动为主的反内战运动,席卷了整个国民党统治区。潘琰等4位死难烈士的英名,与“一二·一”运动一起永远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

(资料来自徐州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