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丹心报国的特等功臣

2021-03-1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崔东宁
2021-03-1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在如今的贾汪区建平村,京杭大运河与奔流不息的不牢河交汇处,有一座青松翠柏环绕的烈士陵园,它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模范共产党员、特等功臣王建平而建。人们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不仅为他建造了墓碑,还将他出生和战斗过的王台村改名建平村。

王建平,1903年7月出生于铜山县一个中农家庭。18岁被保送到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学习。求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参加学生运动,结果被校方开除学籍。

回到家乡后,王建平联合同学创办了王台国民小学,实行义务教育,积极组织师生办夜校,向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和革命斗争教育。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建平以“青年抗日救国团”名义,把所在学校的青年组织起来参加抗日游击队。然后卖了家里的七亩地,买来枪支弹药,正式组织游击大队,后编为八路军陇海游击支队独立四大队,王建平担任大队长。王建平带领四大队积极配合铜滕峄办事处主任胡大勋领导的运河大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先后惩办了一些汉奸头子。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王建平于194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部队编入第五纵队第三大队,王建平调入邳南行署担任秘书,后又调任铜山六区区长、十区区长、县工委秘书。

1946年6月,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停战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王建平坚决要求党组织派他插回敌占区打游击,县委批准了他的请求。王建平插入王台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对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征税、反抓丁斗争。

1947年5月1日晚,王建平在小新庄隐蔽点开完碰头会正打算离开,被敌人纠集的反动武装包围。王建平寡不敌众落入敌手,被绑起来吊在树上。面对闻讯而来的乡亲,他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在“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王建平光荣牺牲。

消息传到鲁南山区,中共铜山县委召开了追悼大会,追认王建平为“特等功臣”。铜山解放后,追认王建平为“模范共产党员”。

(资料来自徐州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