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存祯:猛士不屈斗顽敌

2021-03-0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崔东宁
2021-03-0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1995年,新沂窑湾镇人民为了纪念赵存祯烈士的英灵,在他的牺牲地重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亭。雄伟壮观的纪念碑亭,象征着赵存祯烈士坚贞不渝、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似日月经天,光辉照人。

赵存祯原名李东林,河北省磁县(今邯郸市郊区)人。他自幼聪明过人,然而初中毕业后因生活无着弃学在家。长大后为谋生计,和兄长一起给地主当长工。因为常常遭到地主的虐待和打骂,他发誓“从此不做地主的奴隶”,一气之下跑到天津,到一家织袜机厂当了学徒。

“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他便回乡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地下中心村村长。他工作十分积极,经常是白天闭门读书,晚上四处奔走,一心扑在革命工作上。后被国民党拘捕,虽惨遭毒打,仍坚守地下党的机密,始终不暴露个人身份,敌人只好放他回家。不久,他被调至某地委做巡视员,离开了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女儿,奔赴他乡。

1940年秋,党中央决定从华北抽调一大批干部去苏北工作,他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改名为赵存祯,随我主力部队辗转南下至沭宿海抗日根据地。1941年起,赵存祯历任沭宿海总农会组织部长、副区长、区委书记等职。他经常教育干部:“干革命要大刀阔斧,胆要大,心要细。处理问题不要顾虑重重、怕这怕那,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1944年赵存祯任宿北县运河区区长。4月22日晚,他带领该区武装力量到张宅进行参军动员和公粮征收工作。不料,第二中队长杨广华等叛变投敌,趁他熟睡之际将其绑架,送到了窑湾日伪军手中。

得知赵存祯是运河区区长,日军小队长龙口、伪团长戴怡年、特务中队长赵伯禄、翻译李仰南等,立即纠集打手数人,对赵存祯进行严刑审讯,妄图从他嘴里得到我党的机密。赵存祯义正词严,斥责龙口道:“你们小日本能算什么大帝国?总共还没有中国的一个省大!你们来中国,奸淫烧杀,无恶不作,丧尽天良,还什么共荣、乐土?你们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中国人民是不愿做亡国奴的,一定能把你们赶出中国去! ”

敌人被骂得恼羞成怒,喝令士兵对赵存祯大打出手。在敌人的酷刑折磨下,他不但没有屈服,而且不顾自己的伤痛,耐心地向牢房看守宣传革命道理,讲述党的政策,并把自己带在身上的革命书籍送给看守他的伪军。

1944年4月24日傍晚,一群日伪军把他推出牢房,要下毒手。在这生死时刻,赵存祯面不改色,昂首走在大街上,一面向人民群众点头告别,一面不住地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当走到窑湾镇大东门外时,敌人的枪声响了,罪恶的子弹夺去了赵存祯年仅25岁的宝贵生命。

(资料来自徐州市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