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强富美高』新睢宁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2021-01-1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
2021-01-1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睢宁县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决策部署,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严格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夺取了大战大考“双胜利”。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0亿元(预计,下同),同比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8.5亿元,税收占比8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增幅居全市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0亿元,总量居全市之首;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0元、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60亿元,较好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目标任务。

2020年

积极应对疫情影响 实体经济克难前行

睢宁县牢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迅速行动、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以最大力度“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建立健全“1+13”指挥机构,织密“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面实施“六个一”梳网清格再走访,举全县之力开展疫情大防控、生命大救治。按照“两手抓、两不误”要求,认真履行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安全生产“一岗三责”,快马加鞭组织复工复产。实行“一人一企”全面包挂、“六项服务”全程跟踪等机制,推动县直部门人员做好基层和企业“两个服务”、镇(街道、园区)班子成员常态化走访企业,形成全面立体的服务体系。第一时间落实“苏政50条”“惠企21条”等政策,减免税费、发放贴息贷款超10亿元,同时与拼多多集团合作,在全省率先开展“县长直播带货”,带动家具、鞋服、农产品当天线上销售超千万元。依靠一系列坚决有力的举措,全县经济运行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轨,全年经济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完成281亿元、增长4%。高技术投资占比增长12%,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4个百分点。骨干企业“增粗计划”稳步实施,九旭海天新药、天虹纺织智能精梳机等22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42亿元。小微企业“提升计划”扎实推进,新增“四上企业”18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2家。科技创新“引领计划”有序开展,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3家,26家企业在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3家企业登陆新三板。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工业投资逆势上扬,增速居全市首位。总投资456.9亿元的114个重大项目成功签约,其中“765”项目78个、“四新”项目42个。华芯云智造芯片产业园项目入选全市“招商引资1号工程”,环球嘉年华文旅项目有序推进,50亿元级高端印染产业基地项目和3亿欧元欧创环保板材项目签约注册。重大产业项目开复工率创新高,中航迈特二期、空港冷链物流等56个项目竣工投产,在全市重大项目观摩会上获得好评。全县1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各板块“筑巢引凤”的功能载体更趋完善。

2020年

乡村振兴走在前列 城市发展扩容提质

现代农业亮点纷呈。“三乡工程”有序实施,39个农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粮食总产实现“十七连丰”,生猪生产超额完成省市下达任务。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入选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11841”生产经营体系被市委、市政府发文推广,入选“中国改革2020年度案例”。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成省级示范园区,县供销总社获评全国百强县级社。成功承办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农业现场会、全国优质稻示范现场会、省农业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会。农村环境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在全市率先销号,行政村污水治理覆盖率达76%、水冲式公厕覆盖率达100%,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5.9%。16个新型社区建成使用,全省农房改善现场推进会在睢宁召开。高党、湖畔槐园、鲤鱼山庄获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创成省市美丽宜居村143个。脱贫成效巩固提升。建立防止返贫和防范边缘群体致贫长效机制,建成运营扶贫产业园187个、扶贫车间135个,设立扶贫公益性岗位1315个,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超61万元,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均纯收入达13283元。

城市面貌展露新颜。坚持多规合一,在全市率先采取县镇合并方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154项城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45亿元,高铁新城、城南片区、历史文化街区加快建设。棚户区改造扎实推进,完成征收176万平方米,销售商品住宅169万平方米,21个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交通强县建设步伐加快。高铁综合客运枢纽正式投入使用。沙集港集装箱航线正式开通,填补睢宁县集装箱航运空白。271、251省道和204县道竣工通车,提档升级农路91公里,投入1.1亿元改造危桥70座,全县农村危桥基本消除。获评省级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县、“四好农村路”达标县。服务业发展捷报频传。淘宝村总量全省第一、全国第四,在全省率先实现淘宝镇全覆盖。睢宁邮政管理局获批成立。南京银行睢宁支行开门营业。九顶山动植物园建设大踏步推进,房湾湿地获评省级水利风景区,黄河故道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2020年

民生保障日益改善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民生投入拓展新增量。全年民生支出88.3亿元,增长9.8%,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4.2亿元、稳岗和技能培训补贴1811.2万元,新增城乡就业创业83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新建、改扩建学校17所,重奖优秀教师、先进学校857万元,高考400分以上人数创近年新高,王集中心小学朱永老师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人民医院获评三级综合医院,“免费体检”惠及102万常住人口。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70元,发放尊老金2472万元。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PM2.5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290天、优良率提升2.2个百分点。完成徐沙河沙集西闸断面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国、省考断面水质均值达Ⅲ类以上水体标准。植树造林8.7万亩,新栽植各类树木90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28.3%,修复湿地500亩。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势发起“梳网清格”“汉风行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一年小灶”专项整治,高质量完成国务院、省市交办问题隐患整改清零,创新建立“重中之重清单”“要素管理”“有效检查”“双百工程”等长效机制。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顺利完成基层审批服务执法“三整合”,成立全市唯一一家企业性质的一类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机构。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双降”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承办的231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76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高质量办结。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下大力气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持之以恒推动基层减负,勤廉政府更加务实高效。

“十三五”亮丽成绩单

五年来,睢宁县把“经济强”镌刻在一个个鲜明的坐标上,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百亿台阶,规模以上投资增速连续五年领跑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滚动实施重大产业项目480个,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万户,新登记注册企业2.4万家,新增“四上企业”593家,有力托起了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腾飞梦。

五年来,睢宁县把“百姓富”填写在一张张幸福的存单里,收获了群众的满意度。12.55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5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新增城乡就业4.5万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7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5年增长44.9%、51%,居民存款余额由285.7亿元增长到428.7亿元。新建学校102所、医疗机构9所,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2个、新建安置房1.7万户,新改建农路1000公里、农桥400座,镇村公交、区域供水实现全覆盖,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五年来,睢宁县把“环境美”描绘在一幅幅壮丽的画卷中,提升了城乡的美誉度。累计实施城建重点工程670项,完成投入1454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3倍,中山北路等30条城区道路投入使用,睢宁公园等28个公园游园星罗棋布,城市空间更加开敞宜居。率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累计建成农村新型社区93个,5.7万户、22.3万人喜迁新居,5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5个村获评省市特色田园乡村。铁腕开展污染防治三大攻坚,百村万树累计栽植林木超3000万株,入选“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名单,跻身“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

五年来,睢宁县把“社会文明程度高”浸润在一处处生活的点滴中,标注了软实力的新高度。创成全国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镇6个、省市级文明村(社区)136个。获评江苏省道德模范1人、“中国好人”“省市好人”42人,徐州“好人园”入园人数全市第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投身文明创建、整治城乡环境,全面构建“四位一体”社会治理体系,睢宁正能量蓬勃生长,睢宁人的情怀向善向上,汇聚起全县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