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托班办成家门口的多彩乐园
|
||
|
本报记者 张雷
“‘家门口’就有爱心暑托班,既帮我们解决了暑期看护孩子的难题,又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多彩的假期,真好。”8月7日,送孩子来参加爱心暑托班的徐州工业园区白集村村民曹秋莉开心地说,“爱心暑托班的活动丰富、内容有特色,孩子学会了新知识,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热情明显提高了,回家总跟我分享有趣的故事。”
进入暑假,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区民政局、团区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暑期课堂”,举办“家门口”爱心暑托班,广泛开设安全教育、道德培育、科技科普、兴趣培养、作业辅导等助学服务,为孩子们在“家门口”打造多姿多彩的暑期乐园,缓解双职工子女、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暑期家庭“看护难”问题。
“我们以暑假为契机,不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全区各镇(街道)启动爱心暑托班13个,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暑期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全覆盖。同时,借助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资源,将一系列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全面铺开,上好暑期实践这堂‘大思政课’,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在积极参与中坚定理想、弘扬传统、陶冶情操、强健体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贾汪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张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上好安全教育课
守护多彩假期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在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盲目施救,要大声呼救,寻求大人帮助,学会基本的自救、自护能力……”近日,在茱萸山街道许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家门口”爱心暑托班上,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易溺水情况、溺水自救与预防知识,结合实际案例深化授课内容,在未成年人心中种下“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种子。“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防溺水知识和急救技能,也认识到在危险情况下保持冷静、正确施救的重要性。”爱心暑托班学员赵启越说。
暑期的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在青山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的“家门口”爱心暑托班上,暑期安全教育课开讲。志愿者张艳向孩子们传授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火灾防护、防溺水等,通过学习互动的方式,培养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记者了解到,贾汪区“家门口”爱心暑托班不仅从防溺水、心理、交通等多个方面开展安全教育,还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广泛开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音乐、舞蹈、戏曲、美术、书法、科普、体育健身等兴趣培养课程,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组织返乡大学生
丰富志愿服务
航天员在空间站是如何生活的?我国的航天事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潘安湖街道马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的“小青马”爱心暑托班,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披星戴梦”团队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了解航天的奥秘,开启了一场“遨游太空”之旅。
“园区将举行暑期安全知识培训,大家学习后回到村里,可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谁有时间参加?”“我参加,我参加,我也来……”日前,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宣传办工作人员陈奕贝在微信群发布信息后,返乡大学生们纷纷踊跃报名。
“在大学生暑期文明实践活动中,我们结合‘在校大学生充实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项目,共计招募188名在校大学生兼任村(社区)团干部,暑假期间安排其中的48人实地坐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贾汪团区委书记史俊文介绍,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围绕课程提供、师资支持、志愿参与、场地保障、后勤服务等方面,整合工作资源,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新内涵。
“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来自附近的几个村,不少还是困境儿童。”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郑庄村全科联络员郑海龙说,“大学生志愿者们充满活力,也非常有耐心,孩子们都很喜欢。”
“在爱心暑托班,我收获了很多。”徐州医科大学的准大二学生曹颖,带领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开展了课业辅导、书法绘画、阅读培养等活动,“暑假和小朋友一起这样度过,感觉特别充实,同时也让自己得到了锻炼。”
与此同时,贾汪区还积极协调江庄镇、大吴街道、大泉街道等地,为四川大学、西安外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来贾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支持保障。志愿者们开展了“手绘乡村·青春行动”主题社会实践、“我眼中的贾汪”寻访体验、“星光筑梦”困境儿童帮扶社会实践等活动,为贾汪区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等贡献青春力量。
志愿服务再延伸
聚力文明实践
“我们的‘家门口’爱心暑托班坚持‘志愿+公益’原则,要求学员家庭填写《告家长书》《爱心暑托班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学生身体健康情况调查表》等。”贾汪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家门口”爱心暑托班重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真正把好事做好,做得更加暖心贴心。
据悉,本次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暑期课堂”持续至8月中旬。活动期间,贾汪区鼓励教育工作者在暑期发挥特长,参与活动;各级团组织发挥“生源地”优势,积极引导返乡青年学子参与志愿服务;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亲子阅读、特殊困难家庭儿童帮扶活动,让少年儿童感受到党委政府以及社会的关心关爱,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贾汪区还积极协调各方联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科普文艺工作者、教师志愿者、“五老”人员等积极参与,整合工作资源,壮大工作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志愿服务再延伸,聚力文明实践暖民心、惠民生。
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形式,打造了一个个“家门口”爱心暑托班,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新的形式和内容。去年以来,贾汪区将“暑期课堂”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库,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各类青少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低成本、受欢迎、可持续、有成效的建设和运行模式。
贴近群众需求,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和引领群众。张辉表示,要总结好“家门口”爱心暑托班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和资源,持续优化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双提升行动,精准聚焦群众需求,有效统筹整合资源、凝聚社会力量,立足于实、着眼在小、把控细节,在细微之中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步一个脚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以更多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为扎实稳健推进“贾汪真旺”现代化建设新实践攀高行远贡献文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