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铜山 > 正文

抢占制高点 拥抱数字化

2024-03-18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3-18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鲁班特种机器人公司技术人员在调试智造消防应急设备。本报记者 许晨 摄

本报记者 胡明慧

3D识别、抓取、拼点、焊接、矫形、下件、码垛,工业机器人上下左右自如地伸屈旋转机械臂,一件件结构件在流水线上接连完成。当成品料盘装满后,一辆无人驾驶智能小黄车自动把料盘运走,再把空盘运过来……这是徐工消防剪叉车智能焊接线的生产场景,让人感受到智能制造的魅力。

“这条生产线共有29台焊接机械手、10台搬运机械手、8台AGV自动输送小车。”徐工消防数字化运营总监徐凯说,这也是国内首家实现高空作业平台车架、臂架等结构件焊接全过程无人化的智能产线,自动化程度和产出效率行业最高,实现减员80%。

目前,徐工消防智能制造基地打造了18条这样的智能化生产线,应用79台工业机器人、182台智能化设备,形成了柔性自动焊接、涂装自动喷涂、空间立体输送、智能立体仓储等智能化应用场景。通过项目实施,研发周期压降33%,库存周转率提升64.5%,产品不良率降低63.5%,企业先后获得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铜山区依托雄厚产业和科技创新优势,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加快构建富有铜山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产业基础。铜山以工程机械与汽车制造、绿色低碳能源、绿色冶金为主导产业,安全应急产业为特色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为新兴产业,构建起“312”创新产业集群。通过打造一批数字化标杆企业、一批行业共性应用场景、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铜山区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中小微企业“上云上平台”,以大带小推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

目前,累计创建省级星级上云企业210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8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7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家,精创电气“冷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获批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徐州高新区获批省级“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

铜山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进科技创新,建设重点科创载体21座、高端研发平台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个,获批国家级孵化器3个、新型研发机构32个、双创团队10个,形成“创新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创业生态链条。依托优质载体,创新型企业积厚成势,近3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飞出创新“雁阵”。华源节水、精创电气、中矿大传动与自动化等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绿色制造是生态发展的需要,也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铜山大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积极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打造清洁高效的绿色产业体系。目前,徐州高新区园区企业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6家,可再生资源使用比例提升25.8%,清洁能源使用率提升5.7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8.8%,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园区工业增加值比例提升9.9%,空气质量优良比率提升11.5%。高质量发展的“铜山样本”,绿色底色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