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护“生态绿”促“发展红” 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

2024-03-11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孟祥
2024-03-11  中国徐州网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近日,在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入手,整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讲到哪里,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之大者”念兹在兹,倾注巨大心血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到“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的保护和系统治理”;“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再到如今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上下同心、干群同力,以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全民行动,汇聚出最强大的“绿色合力”。如今,“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已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绿色发展路径越来越明晰,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中国“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增绿就是增优势”,高水平的环境保护,在提升绿水青山“颜值”的同时,也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放眼如今的神州大地,天空湛蓝、碧水泛波,民居、田园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天蓝地绿的生态之美从理想化为了生动的实践。在安徽芜湖,发掘城市的“金角银边”,一个个特色的“芜小园”口袋公园赢得了各方赞誉;在江苏南通,大江大海风光带、江海风貌城镇带、诗意田园乡村带、沿江科技创新带和沿海高水平产业带沿着最美堤顶公路”次第呈现;长三角地区河湖相通、山水相连,江豚逐浪、鹬鹤齐飞,青山叠翠、碧水蜿蜒……新征程上,“绿起来”带动“富起来”实现“强起来”的理念贯穿始终,经济与环境的互济共生,让更多的绿色发展奇迹在中华大地上不断落地生根。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共生共赢。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中国有主张也有担当,贡献着成功经验也提供着公共产品,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肯定,也为世界注入了信心和力量。从主张“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到倡导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从近十年为全球贡献了1/4的新增森林面积到支持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事业;从中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到发布《昆明宣言》……10年来,中国以实实在在的绿色行动,为加强全球气候与环境治理注入强大动力,成为全球环境议程的重要引领者。正如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

文明与生态齐飞,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共一色。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们要将总书记的嘱托践行在“青山绿水”间,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勇担使命、久久为功,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增添一抹“中国绿”。(苏柒)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