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为世界增添确定性正能量
中国两会持续受到世界关注。国际人士表示,面对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中国经济成绩来之不易、可圈可点。他们相信,中国将持续为自身发展、地区繁荣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力量。(3月10日央视网)
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备受瞩目。过去一年,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面对严峻复杂形势,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纵向看,去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比前一年有明显改善,比如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数字经济加快发展,5G用户普及率超过50%;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等等。横向看,世界舞台上,中国经济表现同样可圈可点。2023年,我国经济增速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国际金融论坛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2%,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环顾全球,通胀水平仍处高位,主要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风险上升,世界经济蹒跚而行,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综合分析研判,中国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初步核算的2023年中国GDP为126万亿元人民币,2024年增长5%就是6.3万亿元,比世界大多数国家一年的GDP总量还要多。而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有望继续超过30%,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增长最大引擎。也正因此,不少跨国企业“用脚投票”,选择在中国增资扩产,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红利。中国美国商会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在华美企对中国发展前景预期进一步提升,50%的受访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首选或前三位投资目的地。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但有力推动自身经济发展,更做大全球经济发展的“蛋糕”,给世界提供合作共赢的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要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并提出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面向未来,一个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力,也始终在高水平开放中与世界共享未来。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攻坚克难中前进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大船将乘风破浪持续前行”。当前,我国经济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光明。因势利导、乘势而上,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破浪前行、扬帆远航。(徐江)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