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2024-03-08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鲍彤
2024-03-08  中国徐州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新华网)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但制约因素还大量存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从2023年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到今年中央政治局首次集体学习又一次聚焦,再到这次全国两会上共商国是时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做出深入阐释、指导发展实践。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代表团深入阐述新质生产力关键问题,既是立足江苏,更是放眼全国,旨在进一步讲清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抢占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素,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通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链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动力,以改革的办法打通堵点卡点,有效破除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和障碍,让创新创造源源不断涌现。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不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更不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简单迭代,而是要在创新主导下,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的先进生产力。说到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传统产业打下的坚实基础——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是对立关系,各地不能一哄而上、泡沫化,搞一种模式,关键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另一方面,各地各地资源禀赋不一,产业基础迥异,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开展,切实做到有所选择、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真正取得实效。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让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认认真真抓好贯彻落实,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度耦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以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更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