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铜山 > 正文

用暖心“抱团”服务化干戈为玉帛

2024-03-05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3-05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吕敏

为推进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铜山区以建设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为抓手,构筑连通劳动者、企业和政府的坚实桥梁。去年一年,该中心通过案前调解,为4280名职工挽回经济损失7078.22万元,打响“铜心圆”调解文化品牌。

铜山区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设立党员服务岗,与乡镇、企业及商会协会基层党组织交流共建,带动工作联动。实行一个中心下的7个部门联调协动,辐射26个镇级调解中心,指导百余家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毛细血管式”调解,逐步建立起“1窗接待”“7部门参与”“26镇街联动”“N家企业劳调组织积极配合”的“7+26+N”立体架构调解新模式。

作为企业用工的重点地区,铜山区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还为当事人提供服务清单、调解人员库、调解流程图等,保证当事人对调解程序心里有底。工会调解、人民调解、仲裁调解、法院调解、监察调解、民营企业调解、法律援助调解共同发力,入驻部门业务协同对接,确保实现一窗受理、统一派单、分类分流,调裁审有序对接、全程跟进。

该联合调处中心运行以来,不断完善“一心多点、全域覆盖、联网运行、就近服务”的调解链式服务。公开联调中心40余名调解员职业、擅长处理矛盾类型等信息,让当事人自主点餐优选调解员,有效满足多元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

2023年12月,渠某等21名劳动者诉某制造公司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高温津贴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被移送至铜山区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处中心处理。因该案涉及劳动者21人,且标的额总数大,区总工会、区司法局派驻的调解员就该案进行联合调处。调解小组在调解过程中,耐心向双方释明法律法规,同时关注双方的利益。经过反复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为实现科技赋能,该联合调处中心还积极推进智能仲裁院建设,发挥劳动人事争议巡回审判庭作用,依托线上调处平台、劳动人事争议巡回审判庭等,将调解信息化触角延伸到街道、社区、镇、村一级,推进电话调解、微信在线调解,线上调处工作全面升级,从“群众多跑路”到“数据多跑路”,当事人动动指尖,实现全网维权渠道畅通。目前,该中心已为区、镇、企等培养280余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建设26个镇级调解中心、百余家企业劳调委员会,铜山区劳动人事争议“15分钟调解服务圈”基本形成,打通了调解服务通道。

此外,该联合调处中心与铜山区多家企业建立定点联系制度,通过座谈、专访、调研等形式,深入企业,面对面开展法律政策宣传工作,了解企业用工动态及疑难问题,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用工指导,及时进行劳动关系风险预防预警。助推企业内部调解,“加盟店”式推进企业劳调委员会建设,狠抓源头预防。

2022年以来,铜山区联合调处中心大胆摸索、尝试,不断谋划、创新,共受理各类调解、仲裁案件10187件,接受各类咨询9800余人次,法律援助接受咨询2300余人次,调解成功率逐年递增至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