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苏”绘助残就业新图景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共同举办以“就业帮扶 真情相助”为主题的2024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在全国范围正式启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残疾人一个也不能掉队。近年来,江苏省全面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广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帮扶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创业,不断拓展新渠道,为残疾人开辟更多就业空间。
人间有残,用爱圆满。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业态的不断产生,从不同层面拓展了残疾人就业的渠道,也给残疾人就业撑起了一片更加宽阔的天空,但残疾人实现就业,依然需要各方积极施策、鼎力帮扶。《江苏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中指出,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制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项目推进计划,在国有企业年度招聘计划中,应安排不少于1.5%的岗位,通过多种形式定向招聘残疾人。同时,全省积极主动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税费优惠等援企纾困稳岗扶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稳岗拓岗,持续开展“暖心行动”“千企万岗”等专项就业援助活动,加大残疾人专属岗位供给,为残疾人就业创造良好的岗位条件和宽松氛围。去年,全省净增残疾人就业32283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61.4%,残疾人就业率同比提高6.18%。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壮大,也从一个群体、一个侧面映照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展示出江苏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
培“一技之长”,促残疾人“无障碍”融入职场。拥有一技之长、能够和正常人同样工作,是每一位有就业意愿残疾人的心声。江苏各地针对残疾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培训费、生活费补贴。根据市场需求和残疾人特点,积极开发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引导和鼓励开展云客服、播音、新媒体营销、网络电商等新兴项目培训,扶持残疾人非遗、文创等特色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发展。“十四五”以来,江苏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4%,城乡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7.3万人。通过各类技能培训和帮扶活动,全省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自身努力创造价值,走出了全新的人生之路。
完善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免除残疾人就业创业“后顾之忧”。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全力构建“残疾人之家”,江苏在更好地服务残疾人以便解决他们就业“后顾之忧”上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助力残疾人无障碍出行,苏州的无障碍公交车上配有残疾人无障碍通道、轮椅固定专座等设施;南京玄武湖无障碍花园的环湖跑道上,常年有着一支视障跑者和陪跑员的特殊跑团;常州残联依托“残疾人之家”启动的“小菜园”项目,菜品新鲜且低于市场价,为残疾人和附近居民带来了全新保障。残疾人之家既是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组织,也是彰显城市温度的另一张名片。同时,高质量的服务和保障体系,进一步打破了残疾人与正常人交流沟通的壁垒,为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意愿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山固有脊,房固有梁。让我们携手并进,以更加优质的无障碍服务、更加精准的技能培训、更加贴实的保障体系,全力以赴完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全体人民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