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书写新时代履职答卷 奋楫扬帆再启新征程——徐州市政协2023年工作回眸

2024-01-1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1-1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闫琦

2024年徐州“两会时间”即将开启。

盛会在即,回眸来时路,伴随着徐州勇毅前行的步伐,这一年,市政协步履铿锵,走过了不凡历程,书写了徐州市政协新的篇章。

召开重要履职会议12次,开展调研视察、重点提案督办51次,市党政领导对各类建言成果批示60余人次……2023年,全市政协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人民政协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一年来,面对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考卷,市政协围绕省、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把牢政协性质定位,把握专门协商机构特点规律,锚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质增效、多出精品,创新创优、彰显特色,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目标要求,不断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推动政协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旗帜鲜明讲政治 打响“双筑”党建品牌

学,是为了从思想源头汲取奋进的力量,在新时代的伟大征途上迈出更加坚定的步伐。

这一年,市政协紧扣主题主线凝心铸魂,奏响思想共识“主旋律”。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四下基层”,创新举办“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之路,激发感恩奋进谱新篇之为”等主题活动,开展专题调研10项、63批次。市政协党组坚决扛起实现党对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政治责任,深入推进中央、省市委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意见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3月23日,市政协办公室党支部全体党员赴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王杰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敬献花篮,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10月31日,市政协机关专二支部组织党员赴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锤炼忠诚担当”主题党日活动,全面感受吴亚鲁等同志英勇斗争、对党忠诚的光荣事迹和革命精神。

……

一年来,市政协持续深化“党建筑垒·同心筑梦”党建工作,创设“委员同心组”,创新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深入推进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两个全覆盖”,更好实现党的建设和政协履职工作融合互促,着力打造富有时代特征、政协特色、徐州特点的“双筑”党建品牌,在全省政协产生广泛影响。

围绕中心履职尽责 服务大局频出实招

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徐州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紧扣中心大局履职尽责,全力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

在助力拼经济稳增长方面,扎实开展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深度调研,累计走访民营企业300余家,综合提出120余条建议;围绕深入实施“343”创新产业集群十大行动计划,聚焦打造工程机械、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等产业集群献计出力;围绕省、市推进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一揽子政策措施的落实,聚焦省“42条”举措、市“136条”细则等内容,开展专题民主监督,促进政策更好落地见效。

在助力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方面,市委书记宋乐伟率先领衔督办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功能的重点提案;政协委员围绕推进多式联运高效物流课题开展重点调研、报送建议案;有关专委会和界别就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高中欧班列运行质量等出谋划策,为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品质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剑锋领衔督办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点提案,主席会议重点督办高水平建设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提案,部分专委会和界别围绕推进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徐州科创圈”等深度建言。

在助力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聚焦易涝积水点治理,组织开展专项民主监督、重点提案督办;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徐州教育,从“书香政协”助力“书香校园”建设、深化家校社合作共育、加快新教育实验探索等方面议政建言;紧扣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深入调研,提出针对性建议;锚定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就和美村镇建设、乡村产业发展、高质量建设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示范带和五环路都市农业示范带等建言资政。

唱好和谐曲 共画最大同心圆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凝心聚力的工作更加繁重。

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完善与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经常性联系制度,通过联合开展调研视察、优先安排大会发言、办理集体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积极搭建履职建言平台。一年来,市各党派团体围绕做大做强城区经济、建设双向开放高地等积极撰写大会发言、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彰显了新时代党派团体的履职风采。

市政协不断完善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常委联系委员等机制,密切与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等的联系沟通,加强与港澳地区委员联系交往,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力做好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切实肩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聚焦传承发展两汉文化,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挖掘阐释丰富内涵,就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徐州段持续发展协商建言,助力打造文旅深度融合“徐州名片”。召开文化文史工作座谈会,建立文史工作专班,首批聘任30名文史研究员,编辑出版第42辑《徐州文史资料》,牵头建立淮海经济区10市政协文化文史工作协同合作机制,组织召开首次文化文史协同合作座谈会。坚持一年聚焦一个主题、一年编撰一部精品,深入挖掘淮海经济区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联合征编出版淮海经济区历史文化丛书开篇之作《红色淮海》,助力传承红色基因,增进城市文化认同。不断提升《徐州政协》杂志办刊质量,在省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96篇,多视角讲好徐州故事、政协故事、委员故事。

坚持守正创新 打造特色品牌

高质量发展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政协工作如何拿出新举措、做出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市政协创新构建协商成果“七步法”,建立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规范设定协商成果形成、报送、交办、落实、督办、反馈、评价7个环节,构建完整工作闭环。该项工作被评为省政协优秀创新案例。

建立健全委员接待工作机制,主席会议成员带头走访看望委员,每月双周与不同界别市政协委员面对面谈心交流。一年来,共举办 “双周联系委员日”活动10场,邀请来自27个界别115名政协委员沟通交流,收集报送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等意见建议121条。

9月15日,全市政协“连心汇·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实践活动观摩推进会举行。市政协主席王强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睢宁县、铜山区、泉山区委员工作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情况,观摩了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相关活动。

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市政协创新开展“连心汇·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实践活动。召开观摩推进会,创新建立37个“界别委员同心组”,首批培育50个示范委员工作室和29个特色项目,取得连心汇共识、同心助发展、真心惠民生的积极效应。

履职尽责结硕果 提质增效攀新高

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重要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一年来,市政协共收到提案663件,立案590件,提案办结率100%;收到社情民意信息5200余件,报送省政协991件,由省政协报送全国政协、省委省政府165件,编发市级信息专报13期,获省市领导批示28人次。

市政协着力推动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质量“双提升”。连续四年开展市党政领导全员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工作,完善党委政府政协“五个联合”提案工作制度,创新提案培育“五大工作链条”,修订重点提案遴选与督办办法,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创新出台加强和改进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举措,强化与市党派团体、县(市、区)政协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信息工作跻身第一方阵、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一年来,市政协制定修订《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界别活动办法》《立法协商办法》等26个制度文件,形成覆盖政协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各方面制度体系,为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广大政协委员唯有练就过硬本领,方能堪当大任。市政协在增强政协委员“四种能力”上频出新招、实招。深化“尚学·读书会”委员读书活动,组织开展“委员论学”“好书荐读”等线上线下学习活动140余场,编发《学习》刊物97期,开设“同心圆”讲堂9期。完善委员履职考评机制,深化落实常委提交履职报告制度,制定党员常委履职建言点评办法,实施委员优秀履职奖评选。一年来,委员们参加调研视察、提案督办等各类活动2990余人次。

强化责任担当、加强自身建设,是提高政协履职能力和水平的必然要求。市政协深化拓展“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作风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同心、尚学、精品、创新、清风“五个工程”,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全力打造让党委放心、委员满意、界别群众点赞的模范机关。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委具体办法,支持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职责。用心用情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政协机关参谋助手、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回首一年履职足迹,盘点一年履职成果,一项项调研视察、一次次协商议政、一条条意见建议、一件件委员提案,无不紧扣主题主线、聚焦民生热点,彰显了徐州政协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和担当。

冬春轮转,奋斗不歇。

新时代新征程,市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把事业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形成政协工作的整体合力,有效地把主题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动政协履职的工作举措,为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