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戴银霞:以诚待人 担当奉献

2024-01-1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4-01-1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刘玉慧

从销售精英到全国劳模,从一个人奋斗到带领团队拼搏,多年来,徐州市彭城五交化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分公司经理戴银霞兢兢业业,扎根一线,用真诚服务客户,用奉献书写人生。

在突破中成长

1997年,戴银霞成为彭城五交化公司的一名会计。2001年,彭城五交化公司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她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变“坐商”为“行商”,第一个报名走上销售岗位。

“销售工作总要有人干呀,别人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怀着这样的信念,戴银霞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背着几公斤重的材料,一家家地跑企业。由于没有任何销售经验,又是外地人,对交通和地理环境都不熟悉,三个月下来,戴银霞一单生意都没跑下来。

接二连三的失败也曾让戴银霞失去了信心,但她并没有轻言放弃。“这只不过是黎明前的黑暗,走过去就是一片蓝天。”她重新振作精神,拿出满腔热情继续跑业务。只要听说有需要空压机的新建工程,戴银霞就立刻跟进。有些项目在郊区,没有公交车,她就靠两条腿走过去,从不抱怨。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中,戴银霞终于实现零的突破,成功接到第一笔订单。“当时,我开始转变思路,不单单拿着一大摞材料给人家介绍,还走进他们的工厂,给他们‘干活’,帮着检查设备。”回忆起以前的经历,戴银霞很是感慨。

用真诚换来信任

采访中,戴银霞提及最多的词就是“真诚”。“无论做什么,做人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在营销工作中,一定要先做人,再做产品。”戴银霞说,产品质量要过硬,价格要合适,还要用一颗真诚的心为客户服务。

为了让客户真正接受商品,戴银霞利用大学里所学机械制造专业知识,深入掌握产品各项性能,较短的时间内就使自己变成了技术内行,不论客户问到什么问题,都能做到“一口清”,还能熟练地制作英文标书。

“我每到一家企业,都给对方制定出好几套安装方案,不论用户想没想到的,我都给他们准备好。”回忆起之前的工作经历,戴银霞说,是专业和真诚让她敲开了市场的大门。对于每一件售出的产品,她都建立详细档案,每当易损部件到了使用周期,她就会主动提醒客户及早更换,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一次,一家企业由于生产急需,三天之内需要一台新空压机,否则每天要损失十几万元。对方找到戴银霞,她二话没说,立刻与厂家联系,却得知没有现货。为了不让客户蒙受更大的损失,她连夜赶到上海,为他们运来了一台空压机,并帮助调试设备直到正常运转。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每当客户遇到难题,无论多忙,戴银霞都会帮助他们解决,节假日里工作对她来说更是常态。也正因此,戴银霞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信赖,2003年,她谈成了一笔500余万元的订单,成为当时彭城五交化公司有史以来的最大订单。直到今天,这家企业依然和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培育务实的新人

2006年,全市商业系统第一个劳模工作室——“戴银霞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走进该工作室,一个个奖牌、证书映入眼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知识型职工标兵……在戴银霞看来,这些荣誉既是责任,更是使命,时刻激励着她发挥劳模示范和引领作用,把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自从劳模工作室成立后,戴银霞每天带着销售员访问客户,教他们如何与客户打交道,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每周为年轻人上业务课,讲解产品性能及使用、销售、维修等知识,并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定期召开业务分析会。她还主动把自己的老客户全都交给年轻人,自己艰难地去开发新客户。

“最美好的一天:今天;最大的阻碍:害怕……”在戴银霞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陈列柜中,展示着戴银霞2003年的一页日记。乐观的心态、坚毅的意志不仅让戴银霞闯出了一片天地,也在影响带动更多年轻人成长。在戴银霞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个个都是业务能手。

“未来,将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同时培养更多务实奋斗的年轻人。”戴银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