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产金”融合引领,“金”字招牌擦亮老工业基地“转型路”
本报记者 陈羿帆
塔架林立的工地上,施工车辆进进出出,工人们紧张施工确保工程如期完成……近日,记者在江苏徐州探访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项目施工现场时发现,尽管天气寒冷,工地上依旧热火朝天。
位于昆仑大道与汉风路交会处西北隅的金融服务中心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110亿元,建筑面积151万平方米,着力构建金融体系健全、产业资本集聚、金融创新活跃、金融生态优化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一年来,作为徐州金融核心集聚区,金融服务中心发展优势日益彰显,金融发展生态圈更优、覆盖领域更广、产业触达程度更深、行业影响力更大,大批金融行业巨头纷纷落户,一场金融业升级跨越之变已在金融服务中心悄然而至。
多元化发展 打造金融新生态
走进高楼林立的金融服务中心,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江苏银行徐州分行、招商银行徐州分行等诸多金融机构汇聚于此。近年来,在传统金融机构纷至沓来、加速涌入的同时,国任财险全国在线客服中心、江苏股交中心徐州分中心、招商启航等多元化金融业态也在此先后设立全国、区域总部,为金融服务中心乃至徐州金融业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这里将成为徐州的“陆家嘴”——工商银行徐州分行、农业银行徐州分行、中国银行徐州分行、建设银行徐州分行、交通银行徐州分行、兴业银行徐州分行、人保财险徐州市分公司等各大金融机构均将把“徐州总部”搬迁至此,并将形成徐州最具规模的金融产业集群,为徐州的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立足徐州,进而辐射淮海、面向全国。
“有了传统金融的坚实支撑,我们开始着力打造集‘金融服务、休闲商业、总部商务、高端人居’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全生态、全功能的综合地标集群。”金融服务中心发展工作专班主任甘兆伟介绍,去年,他们先后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香港、青岛、苏州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50余次,拜访企业160余家。中外运区域总部、招华交控投资管理、江苏银行客服中心、淮海智数研究中心、非凸智能科技(徐州)、云盛瑞尼迩等 36 个重点项目已落地;苏州银行徐州分行、浙商证券苏北分公司、齐盛期货江苏分公司等 31 个项目即将落地。
数字赋能 金融发展更添活力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作为徐州重点打造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以数字金融场景应用为抓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宗旨,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和金融科技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
入驻机构不断增加,发展坐标不断调高,着眼当下,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中心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一步夯实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高地基础成为金融服务中心发展工作专班的一项重点工作。
金融服务中心发展工作专班按照“一楼宇、一定位、一方案、一特色”,培育打造金融服务大厦、数字金融大厦、碳金融大厦等主题楼宇。联合相关部门先后推动建设淮海经济区产业基金项目路演中心、挂牌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中心淮海分中心。省级医药健康产业专题股权融资路演、市级科技金融沙龙活动、淮海经济区碳市场建设能力建设“CCER项目开发与交易管理”专题培训、徐州工程学院金融学院金秋金融科技产业行研学交流会、江苏数字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徐州)揭牌仪式、淮海金融讲坛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在金融服务中心陆续开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金融服务中心已集聚金融类、总部型企业140余家,产金聚合、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下一步,金融服务中心将统筹各方资源,瞄准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潜力足的机构和企业靶向发力,在传统金融机构招引的基础上,不断招引丰富其他业态。在加速金融要素集聚和健全完善融资服务体系方面同步发力,围绕服务全市“343”创新产业集群,落实落细金融支持举措、创新开发金融服务产品、健全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形成金融体系结构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高效新格局,坚定不移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为“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