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增强
本报记者 陈羿帆
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日前发布10月金融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332.82亿元,同比增速15.8%,较上年同期上升0.83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居全省第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金额6284.46亿元,较年初增加1070.8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正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逆周期调节力度不断加大,发力促消费、稳投资,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信贷资源更多流入实体经济
根据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发布的数据,10月份人民币境内贷款相比上月增加33.45亿元,同比少增2.9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相比上月减少18.27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相比上月增加50.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相比上月增加9.78亿元,中长期贷款相比上月增加28.68亿元,票据融资相比上月增加12.1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相比上月增加1亿元。
截至10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918.48亿元,同比增长25.41%,连续22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连续14个月保持20%以上的增速。其中,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394.63亿元,同比增速50.80%。
截至10月末,金融继续拉动基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基础设施贷款余额2551.38亿元,同比增长27.0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1.2个百分点,连续12个月持续保持在20%以上的较高增速。
截至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48.67亿元,比年初增长330.02亿元,同比增速29.1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34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4142.04亿元,较年初新增683.56亿元,同比增长21.16%,同比多增 3.74个百分点。
“虽然各月间数据的波动性仍大,但今年以来整体信用扩张力度较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保持融资成本下降。1-10月,全市一般贷款、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分别为4.45%、4.16%、4.22%、4.51%,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3个、32个、38个、46个基点。
该负责人认为,今年以来各项贷款余额相比年初增加1328.01亿元,同比多增246.93亿元,说明前10个月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较去年同期均多增,这意味着政策力度不减。社会融资数据也反映出金融信贷资源更多流入了实体经济。
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
从10月当月表现来看,住户短期贷款、长期贷款相比上月出现负增长。数据波动怎么看?
一方面,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多家市场机构分析指出,10月往往是贷款投放的“小月”,数据环比下降有正常季节性波动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居民消费意愿和需求仍在稳步恢复中。
需求不足也是10月住户贷款回落的重要原因。“从金融数据可以看出,在季节性效应、有效信贷需求仍不强以及银行降价促投放空间不足等影响下,10月新增住户信贷处于低位,信用扩张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亟须加强。”该负责人认为。
多位分析师还提到,政策传导仍需时间显效。10月底以来多项稳增长政策出台,但传导到信贷需求还需要一定时间。当前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正在加大,年底前信贷整体上有望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多增。
今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明确提出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在稳健的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数量和社会融资总量还有适度宽松、合理增长的空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还有稳中趋降的空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还有加力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空间。
精准有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10月金融数据也不乏亮点。1-10月,全市发放再贷款再贴现129.88亿元,惠及经营主体2.17万户(次)。其中,通过“徐创通”产品发放44.81亿元央行资金,支持1194家(次)科技创新型企业;发放45.21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支持“343”创新产业集群企业1320家(次);办理绿色再贴现54.67亿元,金额位居全省前列;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向符合要求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政策激励资金7822.68万元,撬动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新增114.29亿元。后续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如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强新增长动能,成为各方关注重点。
“下阶段,人民银行徐州市分行将协同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坚持系统思维,加强货币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沟通联动,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共同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该负责人表示。
针对市场关注的降准、降息问题,该负责人说,降准、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动性的总量效应,需要统筹搭配、灵活运用,共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该负责人还表示,近年来企业贷款利率下降成效明显,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好政策合力疏通传导作用,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有效提升贷款定价市场化水平。同时,要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支持银行合理管控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