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 老路换新颜 注入新活力
本报记者 张亚轩
11月20日,走进沛县张寨镇,玲珑精致的花园、宽敞笔直的马路、设施完善的广场,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近年来,张寨镇将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采取“财政投资、大户赞助、乡贤参与、村企联建”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下大力气提升镇村颜值。
“张寨镇靠近老徐沛路,具备较强的区位优势,但这条路设施老化,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据张寨镇宣传委员鞠甜甜介绍,老徐沛路坑坑洼洼、破损严重,时有交通事故发生。今年,张寨镇对道路进行提档升级,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这条路连接多所学校及农贸市场,光沿街商铺就有95家,是镇区南北交通重要路段。一直以来,老百姓夜间出行缺少灯光,很不便利,也很不安全。”鞠甜甜说,去年,张寨镇党委政府与该镇商会商定的主题为“点亮张寨”,即对老徐沛路1.5公里进行路灯安装。
“现在太方便了,哪怕是冬天的夜晚我们也愿意出来遛遛弯。”附近居民李大爷告诉记者,改造后的街道变得热闹、亮堂,为张寨镇的夜生活增添了活力。
近几年,通过修整道路,铺设雨污水管网,建设公厕、游园、停车场,推进垃圾分类治理等全面改造提升措施,张寨镇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升级后,对壮大沿线旅游经济发展规模、助推乡村振兴、助力张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张寨镇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辖区内的青墩寺小学是中共沛县第一个特别支部诞生地。该镇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不断突出农村公路的旅游功能,逐步形成以红色文化为特色,以观光农业为支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新格局。
张寨作为全县的农业大镇,耕地面积10.47万亩,常年种植粮食约15万亩、瓜菜约2万余亩,其中设施葡萄有6000余亩,是全县优质稻麦生产基地、全国鲜食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
“近年来,张寨镇依托辖区红色资源和乡村美景美味规划打造了青墩寺党史馆、陈油坊葡萄休闲采摘线路,推动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有效衔接,每年接待县内外旅客5万余人。我们将持续开发本地优势资源,带动沿线村民增收致富,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张寨镇党委副书记魏明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