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阵地 优服务 提质效
本报记者 季芳 通讯员 宋庆根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优化“动迁”党员管理模式?徐州经开区金山桥街道陶楼社区党总支积极打造“五色课堂”,促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质增效,不断夯实基层基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近年来,陶楼社区在整体拆迁、村组变社区、村民变居民的大背景下,有65名党员处于周边租住的过渡阶段,大量党员过渡在外、居民分散期间,社区党员如何教育管理?
陶楼社区党总支创新“红色课堂”厚植红色基因。紧盯重要节点,组织党员开展红色教育、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深入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等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把“我的电影党课”作为社区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的重要活动载体,每季度以“党课+主旋律电影”的独有特色,使“红色文化”成为党员培训教育的“主打色”。
创新“蓝色课堂”,流动党员提能力。针对辖区部分党员流动在外的实际情况,绘好流动党员“动态坐标图”,推行月联系机制,定期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务工就业情况;改变传统模式,创新方式方法,用好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抓好党员学习教育。
创新“橙色课堂”践行为民服务。通过“党建+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将节日文体活动、 安全宣讲 、助老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融入“主题党日”中;同时,不断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将志愿服务融入其中,提升党员为民服务能力,努力使党组织“所做的”成为群众“想要的”。
创新“绿色课堂”聚民意惠民生。着重打造“会走的马扎”党建品牌,社区“两委”拎着马扎,在居民身边坐下,通过开展“马扎”议事会、“马扎”宣讲等形式,把阵地建到居民的“家门口”,打破了在传统会议室开会居民放不开、讲不清的局面,形成协商讨论、谈心谈话不拘一格的议事模式,让居民在熟悉的地方畅所欲言。自活动开展以来,社区所有居民已走访完毕,处理群众诉求11件,调解各类纠纷8件,推进补划停车线、修补小区门前道路、安装新能源充电桩、疏通下水管道等民生实事10余件。
创新“黄色课堂”增强警示教育。坚持正面引领与负面警示相结合,制定年初、年中、年末3个年度节点,先后组织社区党员开展了警示教育、“干部立家规,党员正家风”活动、廉政教育等,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让党员从廉政事迹中汲取廉洁力量,并在学习中不断去纠正极小部分社区党员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常见错误认识,为党员架起信号灯、画出警戒线。
下一步,陶楼社区党总支将继续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凝聚党组织合力,围绕街道党工委中心工作,以“强阵地、优服务、严管理、重担当”的工作思路,结合社区实际,凝聚各方力量,使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