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汪区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将提前完工
|
本报记者 张雷
记者日前从贾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今年该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即将完工,比预计竣工时间提前了1个月。
老旧小区改造是造福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工程。2023年贾汪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涉及到新城片区、教育局宿舍、国土局宿舍、司法局宿舍、法院宿舍等19个老旧小区,总建筑面积约19.6万平方米,涉及房屋64栋、居民1931户。改造工程于今年5月全面开工,改造内容包括小区内部及其与周边连接的道路、雨污水、自来水等基础设施改造,建筑物外立面更新、屋面防水维修及沿街外立面改造等,并增加小区公共停车场位、充电桩、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用房等,计划总投资约10300万元。
粉刷一新的楼道、“白改黑”的沥青路、透水混凝土地面健身场地、规整的停车线……这是记者在位于贾汪区大泉街道七中家属区看到的一幕,让人想象不到这是个有40多年房龄的老旧小区。“我们小区是今年6月份动工改造的,如今面貌已焕然一新,水、电、路、气等老旧市政基础设施都得到了完善。”67岁的居民朱延已入住小区40年了,谈到改造后的变化,朱延喜笑颜开:“现在,我们这里的路是柏油路,路灯是太阳能的,过去脏乱差的小区环境不见了,老旧小区改造给我们居民办了件大好事,大家伙儿的心里现在别提有多舒畅了。”
“小区经过改造后,各个方面都明显改善了,路好走了,房子更美观了。”家住老矿街道永兴社区工商局宿舍的居民于大娘告诉记者,她见证了小区从旧到新的变化,现在居民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道路铺装、雨污管网改造、绿化提升、照明设施配套、屋顶修缮、围墙拆除、燃气改装、线路安装、停车位新增、充电桩设施加装……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施以来,贾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居民“面对面”,变“小区”为“片区”,不断对小区改造内容查漏补缺、优化完善,以老旧小区改造这一“小切口”推进“大民生”。
“为了做好今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准备工作从去年底就开始了。去年底由我局牵头、属地老矿街道、大泉街道对纳入改造整治的小区深入排查存在的问题,张贴公告200份,下发小区综合整治意见表3000份,并通过微信征求业主意见,获得意见1000多条。收集整治内容11项。对于居民们反映强烈的排水管网淤堵、污水横流、小区道路破损、照明、绿化、健身娱乐、安防设施不足等问题,都纳入了改造范围。”贾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主任荣雪帝介绍,今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于弱电线路改造,该局已经提前让专营单位制订了改造计划,对于多余的线路进行拆除,线路不能入地的准备进行归集绑扎,需要入地的线路及时跟进施工,保质、保量、高效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目标任务。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贾汪区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副中心为目标,从提质基础设施、改善配套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小区品质等方面入手,从2020年至2025年对城镇59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46个老旧小区,目标完成率超过77%。
“居民们是否满意是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听居民诉求,让居民充分参与,努力将居民需求落实到施工图纸上。同时,坚持以‘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管理,引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全面推行‘社区+片区+楼栋长+居户’协同治理模式,在‘共同缔造’中把各类社会组织、群众组织凝聚起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高效运转’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体系。”贾汪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付洋表示,下一步,贾汪区将继续做实做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切实提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未来也将有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更多老百姓将开启“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