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以“流动的文化”“苏”写好中国故事

2023-08-26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鲍彤
2023-08-26  中国徐州网

8月24日,“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在江苏扬州开幕,本次论坛以“运河城市遗产保护与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形成倡议三个板块。

大运河作为流动的文化遗产,地理空间跨度大,延续适用时间长,文化遗产资源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好,是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活态遗产,是中华民族繁荣兴盛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质载体。依运河所生,靠运河所长,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书写着中华文明的千年历史变迁,讲述着中华历史文化的繁荣和辉煌。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不断推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运河文化也在不断注入新的内容,激发文化新的活力,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

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江苏段是全线历史最悠久、文化遗存最丰富、活态利用最好的河段,浓缩了千里运河最精彩的华章。苏州以“运河十景”建设为抓手,用“运河文化牌”绣出“姑苏繁华图”;地处江运交汇处的扬州,唐诗为媒,文化为魂,瘦西湖夜游集灯光秀、花车巡游、非遗展演等元素为一体,推出了一系列扬州夜间文旅产品;徐州的运河两岸综合整治工程融合了楚韵汉风、地域文化的特色,形成了“南北运通、汉河伴生”的山水田园绿色河畔风貌……助推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努力将大运河江苏段建成国内内河航运标杆和世界内河航运之窗,是总书记对江苏“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殷殷嘱托,更是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千里赖通波,万古流不绝。流淌千年的古老运河,载满了大运河畔的中国故事,也联结着中国与世界,是外国人观察中国物质文明和地域文化的窗口。元朝时期,无论是“天方夜谭”式梦幻之城的杭州,还是地处运河枢纽、以漕粮漕盐为依托的商贸之城淮安都深深地吸引着马可·波罗;明朝末年,称赞大运河为“世界奇迹”的利玛窦带着西学而来,无意间拉开了“东学西用”的序幕,也推动了在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传播;“史上最大来华使团”马戈尔尼使团在18世纪完整地游历京杭大运河33天,在这个“天才工程”的沿途留下了从自然风光到市井生活的生动记录。千年运河寄托着人类互联互通、共享资源美好愿望,展现着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多元互鉴的格局胸怀。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是展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是世界舆论场上进一步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引导力和说服力的重要媒介,让国外受众群体听得懂、看得明白大运河文化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增强了中华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

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跟随大运河这“流动的文化”一起顺流而下,自北向南,俯瞰六千里运河上21座灯火辉煌的城市,去探寻运河文化深厚的历史沉淀、文化底蕴以及非凡的魅力。“苏”写好中国故事,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致富河”“幸福河”的重要论述,实现大运河从“文化”传播向“思想”传播和“价值”传播的转变,让世界读懂中国,让中国故事传遍世界,用文化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中国运河文化的时代最强音。(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