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用法律援助为困难群众撑起“保护伞”

2023-08-26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鲍彤
2023-08-26  中国徐州网

近日,司法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6起贯彻实施法律援助法典型案例,反映了各地法律援助机构认真落实法律援助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据统计,202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7万余件,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95万余件,受援人241万余人,提供法律咨询1980万余人次。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简单的说,就是为符合条件的各类困难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安排援助律师帮忙打官司,不收取费用,以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

从去年1月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正式实施,对法律援助的机构人员、形式范围、程序实施等皆作了规定。日前,司法部对2012年公布并施行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公布,在方便群众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国家不断完善修订法律援助相关法律法规,就是为了让“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实现全覆盖,让那些因为各种困难无钱打官司,不得不放弃应有权利的人群也能普享法治阳光,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利民惠民措施,能及时高效地为困难群众解决法治难题,于社会稳定、民生幸福大有裨益,必然应当为全民所知。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实施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通过开展各类宣传,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也起到了一定效果,但以目前来看,还远远达不到“全民皆知”的程度。特别是在亟需法律援助的偏远落后地区,许多群众对于法律援助的认知仍为空白。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针对偏远地区法律服务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进村入户到个人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解读法律援助,让老百姓对政策熟起来,用时才能想起来。

除了积极的宣传之外,要实现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群众的目标,还要加强法律援助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的配备,让困难群众能够方便就近找到援助点和援助人员,以更为便捷的获得法律援助。各地可以按照方便群众、合理选址的原则积极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的建设,优化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点,形成覆盖城乡的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同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支持律所、高校、法律工作者等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让法律援助让这一好措施真正深入寻常百姓家,切切实实为困难群众撑起法治“保护伞”。(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