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消费要“增长” 民众先“增收”

2023-07-26  来源:  编辑:张传宝
2023-07-26  

中共中央政治局7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

今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回升、总体向好,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新困难、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国内需求不足上,在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更加依赖内需,着力扩大内需,就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要消费先有钱,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因而扩大消费潜力,关键在于居民收入增加。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可以增加国家财政对于居民收入的支持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个人层面上来说,就业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加收入的最重要方式是就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改善营商环境、扩大就业面上多下功夫,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按照居民收入的不同来源,创造条件,多渠道实现居民增收。如加强就业培训、鼓励自主创业、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工资水平等,将有效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直接提高广大群众的购买能力和消费能力。

做好民众收入提升工作,眼里不仅要有提升的“高”,还要重视实际的“低”,不能只关注平均值,更要多多关注最低值。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发布的《20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2%,比5.0%的全国平均水平低1.8个百分点,中间偏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近几年的相关数据也表明了低收入群体收入涨幅最为缓慢,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对于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在重点解决低收入群体工资增长缓慢问题、缩小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等方面多下功夫,补齐短板,打破民众增收的“木桶效应。”

增加居民收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老百姓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上想方设法做加法,对百姓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负担大刀阔斧做减法,让广大居民兜里的钱“够花”, 才能实现推动消费的“敢花、愿花”。 (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