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在徐州,城就未来

2023-07-2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周天玉
2023-07-2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段小凡

7月20日,“彭聚菁英 城就未来”2023年暑期大学生实习实训实践暨“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徐州行活动在徐州一中紫金校区举行。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部分全国高校实践团队、用人单位,各县(市、区)团委、人社局等相关负责人来到现场,了解徐州、感知徐州。

今年,为大力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持续深化校地共建机制,主办方在原来的项目基础上提档升级,暑期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都进一步丰富完善,旨在让青年朋友们深入实践,通过社会的历练更好地成长,有更多的收获。

为青年成长提供新平台

“面向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金融机构及乡村一线等募集1万个左右实习实训岗位。”启动仪式上,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此次大学生实习实训实践的相关内容。

近年来,徐州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以“彭城英才计划”为统领,健全人才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招引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引领区域发展的人才优势持续放大。

团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实施“彭聚菁英”青年人才促进计划,持续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活动,从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征集高品质岗位3.5万个,建立实训基地27家,帮助万余名大学生在真实的岗位历练中增强社会认知、提高社会化能力。依托“三下乡”“返家乡”等活动载体,累计吸引全国300余所高校2万余名大学生在乡村社区、田间地头了解国情社情、参与社会实践。

“目前我已经在泉山区七里沟街道办事处见习一周,短短一周,我去过工地,还和执法人员去了小微企业、餐饮店铺等场所进行安全排查。”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的2021级研究生李嘉诚表示,这次见习让他切身感受到基层工作的艰辛,但也更加坚定了他投身基层、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同时他也期待在这次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本领。

近年来,“彭聚菁英”大学生在徐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持续开展,通过实习实训、政策推介、线下宣讲等方式,重点招引在徐高校就读、徐州籍在外就读大学生,尤其是长三角地区高校学生留徐就业创业。经过6年持续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已经成为徐州市青年人才招引的一张“金字招牌”,也成为广大青年学子实习锻炼的重要平台。

“徐州团市委组织开展的‘彭聚菁英’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以充足岗位供给、精准岗位匹配、青年素养提升、多重安全保障为核心,为大学生在徐实习实训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帮助大学生通过实训畅通就业机会,通过实习发现职场机遇。”东南大学团委书记邱峰表示,东南大学团委将积极与徐州团市委沟通联系,推荐东南大学学子积极参与,引导青年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切实感受徐州的城市魅力、产业发展和留才诚意。

丰富完善实践内容和形式

“结合徐州产业布局、生态景观、文旅休闲等特色资源禀赋,今年团市委联合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等部门推出大学生‘进园区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徐州行活动,形式和内容都更加丰富多元,希望为广大青年搭建更多成长成才的机会。”团市委学少部部长施茜介绍。

“在家乡起航—大学生实习实训计划”活动面向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金融机构及乡村一线等募集了1万个左右实习实训岗位。在“助家乡治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全市提供“返家乡”实践岗位500个,征集并发布15个“三下乡”市级重点课题,目前已吸引来自全国116所院校的357支实践团队来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设置志愿服务岗位500个,举办青年志愿创投大赛,招募200支志愿服务团队围绕“七彩假期”“爱心暑托班”等项目开展公益服务。

“看家乡变化—大学生城市探索体验”活动聚焦徐州“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社会转型”发展,围绕“城市印象”“产业建功”“生态蝶变”“乐活徐州”4条主题路线,帮助大学生了解徐州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和发展前景。今年,团市委还联合部分商圈、景区等推出大学生专属消费优惠。在发放“享家乡乐活—青年学子专属消费福利”中,制定了大学生“畅游徐州”景区打卡地图,从而感受城市变迁、发现城市之美。“为家乡代言—城市青年推介官招募”活动环节以“徐州因你不一Young”为主题,通过短视频、摄影、征文等形式开展“我和城市共成长”故事征集,选拔一批积极向上、思维活跃、热爱分享,能为城市发展建设积极建言献策的青年学子,命名一批“彭聚菁英”推广大使和“城市青年推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