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让“千年文脉”绽放文化江苏时代光彩

2023-07-19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张传宝
2023-07-19  中国徐州网

           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陕西省委网信委联合指导的“盛世中华 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日前正式启动。720日,江苏主题日将围绕“‘何以中国’——这里是江苏”总主题,推出系列文化文博新媒体产品,深入挖掘江苏丰厚的宝藏家底,以及在保护、挖掘、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充分展示江苏的文化魅力与担当作为。 

文脉贯通,斯文在兹。江苏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脉绵长。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多姿多彩、交相辉映,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江南文化、江海文化纵横激荡、交融相生。启动“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让“典籍里的江苏”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开展“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为中华文明的深入研究、合理阐述贡献江苏智慧、江苏力量......近年来,江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贯穿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让“千年文脉”绽放文化江苏时代光彩,一幅展现文明新形态的“江南盛景图”正栩栩如生、辉映时代。

江苏的气息韵味中,最具神韵、最为灵动的是水韵。从壮阔之长江,浩瀚之黄海,延绵之运河、碧波之太湖,到小桥流水、水田阡陌、池塘小溪……2万余条乡级以上河流、水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6.9%,孕育了鱼米之乡。高标准编制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保护规划,深入开展运河、长江遗产考古研究和保护工程,着力打造运河百景、长江百景……一系列创新举措,让大江大河的悠悠往事和千年文脉,汇入奔腾的时代,流向无垠的未来。如今,一条条生态“绿带”、文化“玉带”,让深厚隽永的“人文江河”从历史中走来,大运河和长江两岸的江苏城市,千年遗产正持续书写文旅融合、宜业宜居的新篇章。

文化的力量一旦生根,就能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江苏用文化润泽文明,用道德涵养文明,用治理保障文明,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全省13个设区市、16个县(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第一;涌现出王继才、赵亚夫等6个全国“时代楷模”、20个全国“道德模范”等重大先进典型;“朋友圈”晒公益、比善行渐成新风尚。同时,苏州入选“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扬州、淮安入选“世界美食之都”,不仅为江苏历史文脉的当代发展增添新的注脚,也让江苏对外交流中多了更加闪亮的名片。新时代,江苏正全力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续写人文葳蕤、经济繁盛的崭新华章。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其中之一是要求江苏“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踏上新征程,让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用实际行动讲好“何以中国”的精彩故事,奋笔书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江苏答卷”。(徐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