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楷模 传薪火——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报记者 董晓
1963年,毛泽东同志将他对一位普通战士的缅怀与敬意,汇聚成朴实无华的七个字:向雷锋同志学习。春去秋来六十载,雷锋的身影虽离我们远去,但雷锋精神却始终历久弥坚,生生不息。
“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大家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言之谆谆,期望殷殷。
新时代,我们更要从雷锋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奋进力量,让雷锋精神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何为雷锋精神? 理想之基,因信仰夯实
2月27日,徐州市苏山小学操场上,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身影整齐排列。六(3)中队的孩子们以《雷锋,新时代的逐梦者》为主题作国旗下发言,稚嫩的声音将一则则关于雷锋的故事娓娓道来,往事如潮。
出身孤苦,不满7岁就成了孤儿,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后,他立志报国;奉献祖国,成年后的雷锋从湖南到鞍钢当工人,又到弓长岭焦化厂参加基础建设;应征入伍,他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我要把我可爱的青春献给祖国最壮丽的事业。”简洁的字句,浓缩了多少壮怀激烈。
那是1962年8月的一次外出,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年仅22岁。
岁月苍苍,人的言行举止,存乎于心,或是微微尘埃,或是星星之火,闪着光,温暖着彼此,照亮一方。
翻阅一篇篇《雷锋日记》,聆听一则则雷锋故事,感悟一件件平凡小事里的大爱初心……我们驻足、凝视、思索。
于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赞颂之歌被不断吟唱,那是殷殷少年、有志青年前进的灯塔,是亿万人民群众相善其群的渴盼。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果你问,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
邳州残奥冠军集体会用一块块奖牌、一次次超越,以及他们自强不息、攻坚克难、勇争一流的人生态度和体育精神告诉你——雷锋精神是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
泉山区康居社区居民马捷会用她十多年来坚持公益,义务为困难儿童、环卫工人编织、捐赠手套的行为告诉你——雷锋精神是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够做些什么;
铜山区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科科长夏季红会用她“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理想之火,25年立足本职工作,奋战在区委巡察一线的敬业奉献告诉你——雷锋精神是坚守岗位,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是双脚扎进泥土,将生命献给扶贫事业;是救人于危难,做好事,不留名;或许还是排队时的礼让、平凡岗位的坚守、志愿路上的热血……
今天,透过一次次文明礼让、一张张和善笑脸,我们仿佛又望见了那二十二载的涓涓细流。
他,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他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他的名字叫“雷锋”!
为何学雷锋精神? 精神之炬,用担当点亮
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并非虚幻的精神寄托。
自1963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已悄然过去60个年头。巨大的时间跨度,巨变的时代场景,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依然滚烫。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看似至简实则不凡的精神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展现着每一个中国人昂扬向上、青春热血的时代风貌。
这,正是雷锋精神的价值内核,也是在传承与发展中凝聚的时代共识。
回看过去,从农村到机关、从工厂到部队,雷锋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雨夜送大娘”“工地搬砖头”“缝补旧袜子”……他生活朴素、省吃俭用,乐于帮助他人,让困难群众感到温暖。
信仰里散发光热,凡常中铸就伟大。品读雷锋事迹,能看到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省吃俭用,点滴积累,支援国家建设”的无私奉献,螺丝钉般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爱岗敬业,以及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大爱情怀。
一种精神具有多大的历史穿透力,就具有多大的时代价值和当下意义。
六十年一甲子,一代代人用行动深刻阐述着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邳州市新河镇栗沟村村民栗洪光见义勇为,不顾个人安危勇敢跳水,帮助两名落水女孩脱离危险;
新沂市草桥镇卢圩村村民梁成夫,精心照顾因病在床的妻子,从未睡过一个整觉,用爱坚守着对妻子“你陪我30年,我陪你一辈子”的承诺;
徐州新巴士有限公司职工范雷,第一时间将装有9万元现金和证件的手提包上交,并积极协助寻找失主,直至遗失的钱物安全回到失主手中……
人类生存于各种社会关系中,正是通过为他人服务,才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雷锋精神作为家喻户晓的精神符号,为大众架起了一座传递善意的桥梁。
时间会大浪淘沙,亦最能沉淀价值。站在今天再看雷锋精神,愈发能感受到这份精神财富的厚重与宝贵。而我们越是往前走,就越要懂得从过去的道路中汲取智慧、增添力量。
怎么学雷锋精神? 脚下之路,以行动开创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时代的精神坐标;每个时代,都有属于时代的文明密码。
新时代,我们该怎样追随雷锋前行?
“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学习雷锋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
每年的3月5日,徐州各地都会掀起学雷锋活动,今年也不例外。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徐州各地到处涌动着学习雷锋的热潮。
徐州经开区金龙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内的老人免费理发,为社区居民免费磨剪刀、菜刀,行虽小善乃大,贴心的举动为居民提供了暖心服务;
徐州市平安志愿者联合会,走进商场、社区,为市民提供医疗问询体检、法律咨询、民法典普及等暖心志愿服务。三月春风习习,一张张笑脸见证了志愿者行动春风化雨般的温情;
徐州下水道四班,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险,50年来守护着城市的“地下血脉”,以“宁可脏一人,服务千万家”的价值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实苦干、为群众排忧解难……
学雷锋不是一种道德负担,不是由外而内的强制律令,而是回归朴实生活的途径。今天,学雷锋不仅是行动上的学,思想上更要学。
当前,我们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对于徐州而言,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都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推动,都需要良好的道德风尚来支撑。
新的困难艰险层出不穷,新的发展机遇不断出现。雷锋“爱憎分明”的正义观,“言行一致”的诚信观,“公而忘私”的奉献观,“奋不顾身”的勇为观等,在今天党和国家的宏伟事业中,依然是珍贵的品质。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传承是践行。看徐州:
基层社区内,一个个志愿者化身社区的“绣花针”“螺丝钉”,解决社区群众的困难与问题;
菁菁校园里,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教育月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讲文明、懂礼貌的莘莘学子活跃在大街小巷;
各行各业中,职场标兵学习雷锋的爱岗敬业、创业创新,技术能手学习雷锋的善于学习、精于钻研……
各种学雷锋活动遍地开花,千百万学雷锋志愿者争相涌现,就让我们用行动续写厚重的“雷锋日记”,汇聚浩荡的“中国精神”,让雷锋精神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创新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