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努力交出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贾汪答卷

2022-12-1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崔东宁
2022-12-1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塔山葡萄。

本报记者 柳喜峰 蒋新会 通讯员 张艺馨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考察就来到徐州亲临贾汪,称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并作出“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成为贾汪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的根本遵循。

五年来,贾汪区委、区政府带领52万人民群众始终坚持以高质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贾汪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树牢“答卷意识”,保持“赶考状态”,继续深化“四大行动”,推动“四区”并进,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力度、更严作风,突出重点、全面落实、拓展延伸,争当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排头兵,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贾汪生根结果,努力交出“贾汪真旺”合格答卷。

■恢复绿水青山

持续厚植生态优势

五年来,贾汪区深入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针对采煤塌陷区、矿山宕口区、低山丘陵区和京杭运河-不牢河流域四大生态敏感区,完成了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与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大洞山低山丘陵生态系统优化工程、京杭运河-不牢河清水廊道水生态安全保障工程三大试点工程,优化了贾汪的区域生态空间,形成了“一带一区一屏障”的生态格局,为贾汪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夯实了绿色根基。

五年来,贾汪区先后实施生态修复工程39个,直接投入资金25亿元,全区采煤塌陷地已完成修复近98%。推进实施关闭采石宕口生态修复项目13个。此外,对剩余的37个采石宕口列入“十四五”生态修复规划,分类分阶段实施。全区完成绿化造林3.7万亩,山林斑秃补植和山林林相改造面积8360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0.8%。

五年来,贾汪区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截至11月30日,今年全区优良天数比率75.2%,在全市国控站点中排名第一。2021年全年优良天数比率为74.5%,较2017年上升8.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2.8ug/m3,较2017年下降8.9个百分点。

五年来,贾汪先后实施了城乡供水一体化、黑臭水体治理、雨污分流改造、水系连通、防洪除涝、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灌区改造、农村生态河道等一系列民生水利工程。全区居民喝上甘甜的骆马湖水、骨干河道防洪能力基本达到20年一遇、城市内涝得到解决、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全面提升、生态河道覆盖率达到24.6%。五年来地下水位平均提升1.15米、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22.1%,防汛基础更为坚实,水资源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水生态、水环境显著改善。

■重点重抓产业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这五年,贾汪区重抓产业壮筋骨,“强”的成就更加显著。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百亿级台阶、年均增长6.2%。传统产业减量提质,关停拆除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和化工企业81家(规上企业43家),工业产值减少近300亿元,税收减少15亿元左右。累计削减焦炭产能580万吨、煤炭消耗700万吨,退出炼铁产能407万吨、炼钢产能336万吨。

累计实施重大产业项目236个,其中市级重大产业项目77个;狠抓产业接续替代,培育百亿元级企业1家,6家企业入选全市五十强工业企业;抓牢招商引资“1号工程”,8个单体超30亿元的重大项目加速建设,着力构建“5+5+15”大企业集团发展格局;工业应税收入由2017年的342.6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84.33亿元。加大技改投入,高新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9.12%,占新产业产值占比达51.93%。

大力实施工业经济三年提升行动,服务保障16家企业增资扩产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接续替代产业,目前已打造以260亿元徐工基础为龙头年产值4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以120亿元德龙金属为龙头年产值300亿元新材料产业;以30亿元吉麦新能源汽车、100亿元国晟异质结光伏为龙头年产值2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同步提升现代服务业质效,推动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教创新产业加快发展,构建形成“3+3”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构建“244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农文旅游融合大发展,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冰雪文化节、督公湖桃花节、大洞山石榴节、潘安湖国际路亚锦标赛等精品活动美誉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马庄香包、汴塘煎饼、塔山葡萄、耿集草莓等特色旅游产品实现品牌化、标准化发展。其中,马庄香包年产值突破800万元,吸纳就业3000余人。全区已获得认定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江苏省休闲农业精品村2个,省级主题创意农园5个,省级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5家。

旅游综合收入由2017年的11.18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18.75亿元,全区旅游从业人员由9500人增加至1.3万余人,旅游带动村民人均增收500余元,增长25%。

2020年游客量达到688.55万人次,旅游收入18.59亿元;2021年游客量696.8万人次,收入18.75亿元。2022年1-10月游客量4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8亿元。受疫情影响,预计2022年来贾游客606万人次,预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1亿元。

■创新基层治理

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五年来,贾汪扎实推进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探索形成“5455”贾汪模式,“十必联”群众工作法获评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在全国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会议上,贾汪作为全国两个县(区)之一作交流发言。2021年8月份以来,创新开展了“两在两同”我先行——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双提升行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影响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党的工作部门强起来、硬起来,让党建更坚实、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作风大转变、工作有创新。

全区建成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2个实践站。顺应群众新期待,因地制宜建设实践点727个,其中建成群众举步即至的自然村、居民小区实践点177个。共配备村(社区)文明实践全科联络员191名。共组建志愿服务大队230余个,志愿服务小分队958个,有组织地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7000余场次。孵化培育宣讲志愿者、“百姓名嘴”780名,每个村(社区)均组建一支4-6人的宣传队。先后征求群众需求和问题建议71200条,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5400件。配备1089名村民小组长、830名楼长、148名街长。

全区政法系统开展“两帮两认同”工作,创新实施“点亮微心愿·网格员在身边”“同吃连心饭”等活动。自去年8月以来,贾汪区委政法委率先在全市推出“两帮两认同”(帮促转化、帮助就业,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工作法,探索出了“一精准三固定”“点亮微心愿·网格员在身边”和“同吃连心饭”服务群众新模式。到目前为止,全区网格员共征集“微心愿”2763个,实现“微心愿”2677个;以奖代补资金覆盖率达99.1%,处于全市前列;信访积案化解取得新突破,群众对信访部门满意率达98.9%。

贾汪区统战部积极开展“民企结亲困境儿童成长”行动,自2021年8月以来,406家民营企业与1001名困境儿童结亲帮扶,累计走访慰问困境儿童3000余次,制定帮扶措施1000余份,帮助困境儿童解决居住条件等问题300余个,点亮困境儿童微心愿1200余个,完成“爱心小屋”建设314间,累计投资600余万元。

“同心筑梦”行动开展以来,走访信教群众1600余人,为信教群众解决问题100余个,深入10个宗教活动场所为800余名信教群众开展政策宣讲。

■提高保障水平

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五年来,贾汪区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累计实施民生工程178项,财政投资超20亿元。

实施房屋征收项目29个,新开工安置房12951套,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农房改善项目12个,共计6090户,投资31.5亿元,2.4万人获得新居。

全区就业率由2017年的97.6%增加至2021年的98.9%,本地就业率由45%增加至51.8%,适龄煤矿工人再就业率达100%。五年来,贾汪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

五年来,贾汪区新创省、市优质园20所,学前教育优质覆盖率达92%。新(改、扩)建幼儿园23所,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8%,在普惠园就读幼儿占比达93.5%。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3所、建筑总面积30.5万平方米,总投入资金约7.6亿元,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创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20个。通过多渠道补充编制内教师1181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更趋合理。

五年来,贾汪区城乡居民医保待遇稳步提升,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参保缴费人数达到38.2万人,参保率达到98%以上,参保群众就医负担不断减轻。大力推广“惠徐保”和“江苏医惠保1号”,2022年,“惠徐保”参保人数达4.11万人,截至10月底,累计享受待遇人员142人,赔付最大金额为9.43万元。

五年来,贾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速,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汴塘运河大桥、塔山大桥、佳运路西延、徐贾快速通道北延、高新路贾汪段、徐州外环公路贾汪段陆续建成,东部绕越高速贾汪段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贾汪融入徐州“30分钟经济生活圈”步伐蹄疾步稳。

突出党建引领

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贾汪持续开展“学马庄、强党建、促振兴”活动,深入实施“党建强基”三年行动计划,“马庄经验”写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马庄村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深化“红色地标”创建,大力推进开放式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常态化开展组织力评价定级,动态清零一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培育打造建平村党委、小吴村党总支、影山村党支部等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实施“头雁领航”计划,创新开展“头雁领航·组织护航”行动,举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五星”竞赛,中组部来贾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

2021年8月,区委组织部聚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这个基层“关键少数”,实施“头雁领航·组织护航”行动。今年以来,部务会成员每周1天进村入户已成为习惯,在与村书记一对一交流全覆盖、多轮次的基础上,将谈话对象延伸到村干部、小组长和群众。上半年创新实施了三项重点活动:一是“助力弱村发展·彰显组工担当”专项行动。组织部26名工作人员到26个经济相对薄弱村兼任副书记。二是“学马庄、比作为、争一流、促振兴”专项行动。区镇两级先后召开学习交流会16次、现场观摩会21次、经验分享会10次。三是“群雁竞飞·人人争先”专项行动。个性化激励鼓励村书记争先创优,我们提出“让每个村都有一个小目标、让每个村书记都有成就感、让每个努力的人都受到褒扬、让每个成功的村都得到表彰。”

贾汪区共有党组织875个,党员20353名。区财政和区管党费专项拨款,利用区委党校和马庄乡村振兴教育基地,实现学吃住在党校。课程内容分为公共必修和专业选修,公共必修主要根据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设置,专业课程内容是按照党员特质设置,提高培训内容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数说成就·生态

生态修复工程39个,投入资金25亿元

全区采煤塌陷地已完成修复近98%

推进实施关闭采石宕口生态修复项目13个

完成绿化造林3.7万亩

山林斑秃补植和山林林相改造面积8360亩

林木覆盖率达到30.8%

截至11月30日,今年全区优良天数比率75.2%,在全市国控站点中排名第一

2021年全年优良天数比率为74.5%,较2017年上升8.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2.8ug/m3,较2017年下降8.9个百分点

●数说成就·产业

关停拆除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和化工企业

81家(规上企业43家)

2021年工业应税收入484.33亿元

高新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9.12%

2021年游客量696.8万人次,收入18.75亿元

2022年1-10月游客量400万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亿元

●数说成就·文明

全区建成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132个实践站,实践点727个

村(社区)文明实践联络员191名

志愿服务大队230余个,志愿服务小分队958个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7000余场次

征集“微心愿”2763个,实现“微心愿”2677个;以奖代补资金覆盖率达99.1%,群众对信访部门满意率达98.9%

406家民营企业结亲帮扶1001名困境儿童

走访慰问困境儿童3000余次

制定帮扶措施1000余份

帮助困境儿童解决居住条件等问题300余个

●数说成就·民生

实施民生工程178项,财政投资超20亿元

实施房屋征收项目29个,新开工安置房12951套

完成农房改善项目12个,共计6090户

投资31.5亿元,2.4万人获得新居

全区就业率由2017年的97.6%

增加至2021年的98.9%

本地就业率由45%增加至51.8%

适龄煤矿工人再就业率达100%

新(改、扩)建幼儿园23所、中小学校23所,创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20个

参保缴费人数达到38.2万人

参保率达到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