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社会 > 正文

为民而行 与民同行

2022-12-12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崔东宁
2022-12-12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凤凰山东麓,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在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他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靠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一大批将帅之才和战斗英雄,更靠人民的支持和奉献。”“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时间前行不舍昼夜,五年弹指一挥间。徐州捧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也捧出了一腔炽热的为民情怀。

回报人民,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民生举措中。

民生很大,大到上百亿元的项目投入,大到可以改变一个城市的格局……

民生很小,小到家门口的一个停车位收费统计,小到路边花坛里的一株紫薇花如何管理……

一切为了人民,就是要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

求职难?“彭城清凉夜·就业嘉年华”、“青年有为、国企有位”、局长“直播带岗”……从年头办到年尾;

入学难?近五年全市新建中小学139所、幼儿园504所,建设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停车难?最大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投入试运营,11个停车场在建,将新增3000多个停车泊位……

一切依靠人民,就是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从以“马扎议事”为特色的基层协商民主,到以“代表码”“随手拍”“速来办”为试点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有了民意的滋养,人民民主这棵“参天大树”愈发根深叶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一百多次提到人民。数字无言,却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为民而行的坚定,与民同行的信念。

在面面俱到的关心中,在“问需于民”的倾听中,从义务教育到就业保障,从养老医疗到交通出行,从老小区改造到园林绿化,从大框架到小切口,从大建设到微生活,徐州始终呼应人民期盼、传递民生温度。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在为民而行的道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徐州一件接着一件办、一茬接着一茬干,以一个个民生工程、一项项制度改革、一份份优秀的答卷来回应群众期盼,浓墨重彩地书写“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以“大民生”转动“大发展”,绘就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数说民生

●住有宜居

“十四五”期间计划投资34.9亿元

改造老旧小区447个

2022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25个

截至目前实际开工132个

累计完成投资75463万元

从2017年到2022年

徐州棚户区改造累计新开工28.05万套

50余万群众实现“出棚进楼”

●行有通途

2019至2021年

1、2、3号地铁线路相继通车运营

构筑起以京沪高铁、郑徐客专、

徐宿淮盐铁路、连徐高铁为骨架的

“放射型”铁路布局

“米”字型高铁枢纽

8个方向已开通6个

观音国际机场开通30余条客运航线

●劳有厚得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GDP年均增长5.94%;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数55.4万人,年均1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低于4%的控制目标

从2017年到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986元增加到3421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2037元增长到21278元,五年间同比增长近77%

●学有优教

近五年全市新建中小学139所、幼儿园504所,实施改扩建项目419个,建设规模全省第一

2020年7月,我市被遴选为苏北唯一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本科达线人数、达线率、考生总均分等指标连续4年位居苏北第一

●老有颐养

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2个,各类养老机构206家,各类养老床位70748张,深化医养结合,医疗服务签约率和覆盖率均达100%

建有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90个、城市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49个、农村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06个,老年中央(中心)厨房36个,“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

●病有良医

截至目前,我市拥有三级医院24家,三级甲等医院13家;拥有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建设单位、10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民生善治

2019年9月,徐州提出构建以党建为统领、德治为先导、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四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

迄今为止,全市累计成立运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7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