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新沂 > 正文

江苏省新沂中等专业学校 志存高远 不断进取 攀登职业教育新高地

2022-10-19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王莉
2022-10-19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数控专业学生在校内加工中心实训。

本报记者 王海春

办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这一直是江苏省新沂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新沂中专”)孜孜以求的办学之路。从过去的鲜有问津,到今年加大规模扩招仍然学位难求,这或许能折射出新沂中专十年来实现凤凰涅槃的成功之道。

“孩子现在就在新沂经开区工作,离家近,方便又放心,工资待遇也不错。”新沂中专2020级机电1班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告诉记者。

“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把握职业教育工作的要求,正确认识‘服务民生’的职业教育逻辑,把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的基础性工程,作为新沂中专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新沂中专党委书记何振华说。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近年来,新沂中专转变思维谋发展,立足产业促就业,面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和形势,围绕新沂地方产业结构,不断扩容提质,加强职业教育要素建设。在发展规划上,纠偏守正、固本强基,回归职业教育本真。在办学方向上,狠抓职业技能提升,补齐职教高考短板,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在学校运营中,厚植职业教育情怀,加大对实训课程与管理、选修课、教学大赛、技能大赛、顶岗就业、社会培训的投入,加强培育双师型教师的力度,实现学校、家庭、社会都满意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提技能 苦练真本领

新沂中专围绕工匠精神打造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通过建设技能工作室,让技能能手担任工作室领衔人,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教科研水平和技能操作水平;按照“大众提升、小众拔尖”的工作思路,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深化赛教融合,促进内涵发展,通过开展日常校内实训及组建假期技能集训队的方式,提升师生技能竞赛水平,取得突出成绩。在2022年江苏省技能大赛中,新沂中专2位老师获得金牌,1位教师获得铜牌,1名学生获得铜牌。

在位于新沂经济开发区的科倍(江苏)服装有限公司车间内,400多台缝纫机一起转动,在缝纫机工灵巧的双手中,一条条时尚连衣裙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如果不是新沂中专的带队老师陈士辰介绍,很难想到在这些熟练的工人中,有39名是来自新沂中专的学生正在顶岗实习。

新沂中专聚焦专业建设,紧紧围绕新沂区域产业链和产业发展新技术,对接新沂经开区、高新区和重点乡镇工业园区的产业现状和发展态势,建立行业和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三结合”的科学设置新专业的办学机制。同时,学校紧紧跟随本土经济发展趋势,通过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五对接”,为地方产业人力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强社培 拓宽从业面

新沂中专在社会培训方面凸显精准强技,逐渐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以“学精一门技术、富裕一个家庭、振兴一个产业”为目标,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上发力。现开设现代农艺、农产品储运与营销、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3个专业,设农民卫生与健康、电子商务、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农作物田间管理、设施农作物生产等多门专业课程。通过培训,让学员顺利实现就业、再就业或创业,实现个人价值,增加家庭收入,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不断拓展社会培训类型与渠道,在做好新型农民SYB培训、退役军人培训、村级“两委”干部学历提升的同时,调整课程设置,围绕新沂本地企业需求,组织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对企业用工进行校园培训,加大创新创业等培训力度。取得服装、数控、电子等省级9大工种技能鉴定资质,完成徐州市“精准强技”工程,培训技术工人1500人。

新农民双提升培训在全市12个镇(街道)开设了25个教学点(班级),涉及到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累计超过30个。在培训专业的设计上,根据不同村镇、不同学员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设置专业、组建班级、开展对应培训,切实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对接园区企业,发挥专业特色,以机电、化工、电子等主干专业为亮点,主动承担更多企业部门的岗初培训、技能短期培训等,切实发挥服务地方效能。

随着家庭养老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家庭急需解决居家老人的护理问题,专业的家庭养老护理将成为一种新的热门职业,急需大量的专业护理服务人员。针对潜力巨大的市场环境,新沂中专适时开展家政服务项目培训,既有利于帮助有家政服务需求的家庭,也有利于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接下来,新沂中专将进一步增加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培训课程的相关内容。

抓产融 强化融合力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既能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又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新沂中专全面实施产业工人精准培养,让专业依托产业来充分彰显出生命力,激发出活力。

学校着力推进“产教结合”“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等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区校合作,校企一体”的职教特色。紧密对接新沂经开区和高新区两个主要经济开发区,加强与行政管理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联系,建立一系列“区校合作”工作机制,与34家企业建立了紧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设冠名班,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支持主干专业开展订单培养项目,促进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形成有效对接。

同时,学校主动走进经开区、高新区,前往上菱电器、卓越科技、维尤纳特、利民化工、四维电子、中清集团以及水性超纤新材料产业基地,调研化工、电子、机加工等产业人才需求,今年所有毕业生全部进入新沂各企业就业,让学生在家门口工作的同时又为企业缓解了招工难问题。

新沂中专依托产业办专业、依托需求调专业,2022年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学校申报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纺织技术与服务等新专业并完成招生计划,同时将机电、数控、机械等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加大招生力度,为地方企业培养储备高素质技能人才。

重体验 实践出真知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们认知自我、培养兴趣、树立志向的重要阶段,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教育的指导意见》,新沂中专建成“匠心筑梦”职业实践中心,通过职业文化介绍,开展职业体验,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能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切实感受到“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职业实践中心对校内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实训和技能等级鉴定培训,对全市中小学学生进行职业体验课程辅导,对全市现代服务业需要的烘焙、茶艺、花艺等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等级鉴定。

在何振华的办公桌上,一张主题为“向未来出发”的文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钟吾志壮千年,新沂中专击楫溯源。坚韧不拔,创伟图强,产教学研出路广。专艺相长,内心芬芳。花语知行学思,向上向善年华。职红钟吾,学行天下,我们携手向未来出发!花厅古韵悠扬,新沂中专梧生凤翔。匠心筑梦,德厚技长,求知尚技前程亮。诗路三生三信,四立四成生涯。德技并修,志报中华,我们携手向未来出发!”

何振华笑着说,这是他刚刚为学校创作的校歌,还没请专家润色。校歌饱含对家国、学校、学子的殷切期望,没有技以报国的责任、爱校如家的担当、爱生如子的情怀,就不会迸发出如此深情激扬的文字。这或许是新沂中专能创造一流业绩,一直向上、一直向未来的最好诠释。

接下来,新沂中专将以创建五年制高职校为目标,推进校企联办联建专业建设,促使学生技能培养不脱节,真正做到教有所需、学有所用,进一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做优职业教育,夯实产业人才基础,敢为善为争一流、务实落实建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