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当好“薪火传人”

2022-05-30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哈晓蕊
2022-05-30  中国徐州网

5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激荡文化自信的磅礴伟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砥砺前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征程上继续开拓前行,让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不断放射出新的耀眼光芒。

增强文化自信的厚重底气。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科学指引,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中所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是我们自信自强、昂首阔步的底气。我们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书写文化自信的时代华章。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当前,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我们应用心用情、积极发声,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和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应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中华文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张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