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邳州 > 正文

共谱一曲初心民心交融的“邳州之韵”

2022-05-27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王莉
2022-05-27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张德鹤 林雪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办好民生实事,在高质量发展中共建幸福生活新家园。“把惠民生作为根本目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聚共建共享的奋进力量。”言为心声,邳州市委书记曹智为民情怀坚定而浓烈。

邳州以初心为本、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事为事,共同富裕演奏雄壮“大合唱”,多元共治奏出美丽“协奏曲”,文明城市谱写华丽“交响乐”,汇聚成了和谐幸福的“邳州之韵”。

以百姓心为心

解决急难愁盼

何谓“以百姓心为心”?是厚植民生情怀,倾听群众的心声呼声,感受他们的冷暖喜忧,常怀为民之心,常做利民之事。

邳州是“中国大蒜之乡”,5月中下旬60多万亩大蒜开始进入集中收获期。受疫情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减少,如何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邳州市委书记曹智、市长王伟多次开会调度,深入田间地头摸实情求实效,并提出应对举措:邻里之间、各镇之间互助合作,合理调配劳动力;推广机械化收获,提升生产效率;积极扶持部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冷库,增加储存能力……确保大蒜收好,疫情防好。

宿羊山镇宿羊山村村民杜义珍家今年种了7亩大蒜,她的丈夫在上海打工,家中劳动力缺乏。村书记岑永利和村干部商议后,由村里出资,为杜义珍联系了6位蒜客帮她收蒜。“多亏村里给我家找人收蒜,现在不仅我放心,丈夫也放心了。”杜义珍说。

目前,宿羊山村共为10户像杜义珍这样的蒜农提供了帮扶。

老百姓的每一件急事难事愁事,指向的都是民生短板。为民生兜底,就从此处发力!

本轮疫情期间,原在外地打工的铁富镇朱红埠村村民田小玲回到家乡。令她没想到的是,很快她就成功入职江苏鲁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我找工作就是靠村口摆放的各家企业的用工信息,岗位每个月都更新一次,以前是到处找工作,现在是挑好工作。”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田小玲打心眼里高兴。

2021年,邳州通过常态化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陆续推出“春风行动”、返乡农民工、大学生专场招聘会等现场招聘活动;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线上招聘活动,全年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3场,实现新增就业2.3万人。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邳州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四套班子成员每周至少到包挂镇街及所辖村(社区)走访1次,镇街干部每周至少到包挂村(社区)走访3次,村(社区)“两委”人员每天走访入户,聚焦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夯实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增强群众可观可感的幸福。

群众的喜怒哀乐,蕴藏着人心向背,唯有以百姓心为心,才能顺民心达民意。

以群众事为事

打造高品质生活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病有所医到病有优医,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所”和“优”一字之别,折射出的是邳州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执着追求。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邳州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凝聚共建力量,不断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在邳州,“15分钟医保服务圈”实现了家门口看病,让老百姓就医更便捷。

在官湖镇中心卫生院,今年77岁的刘品涛因为心脏早搏来医院治疗,志愿者为他提供了全程伴医服务,老人不用费心就完成了挂号、就诊、缴费和取药全流程。

邳州市医疗保障局在碾庄镇和官湖镇分别设立“15分钟医保服务圈”服务网点,将城乡居民参保、续保、停保等业务下放到医保服务网点,村民平时遇到头疼脑热,足不出镇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今年我们将继续在部分镇设立医保服务网点,让群众少跑路,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相关医保业务。”邳州市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晓宁说。

2021年,邳州市新改扩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家,建成国家级卫生镇8个,是苏北唯一拥有两家三甲医院的县域。

在邳州,宜居宜业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眼下,议堂镇柳新村新型社区,处处生机勃勃,道路宽敞整洁,两层小洋楼分外气派。几个月前,71岁的村民刘会民从两间简陋的瓦房搬到了这里,一提起喜迁新居,刘会民就满心欢喜。

“一进这房子心情就舒畅,通风好、采光好,窗外的环境也相当好。”刘会民把新房子装点得舒适又温馨,在阳光房里还摆满了各类花草,闲暇时浇浇花,在社区遛遛弯,成了老人的生活乐趣。

据了解,柳新村新型社区从2019年11月份开始建设,2021年12月,494套新房交付使用。幼儿园、广场、停车场、卫生室等社区配套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目前,越来越多的邳州人像刘会民一样,实现“住有所居”到“宜居优居”的转变。2021年,邳州市建成安置房100.6万平方米,7100户居民喜迁新居。完成农房改善项目10个,8104户群众实现安居梦。

邳州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行动,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打造幸福生活新标杆,温暖厚重的高品质邳州民生画卷,呼之欲出。

以文明创建为基

普惠民生增福祉

当前,邳州正全力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高峰冲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创建的过程也是为民利民惠民的过程。

“创建文明典范城市,必须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把‘创文’变成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过程。”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伟说。

1月1日,邳州“城市外滩”大运河邳州段湿地公园一期建成开放,公园利用原船舶工业园59.5万平方米滩面,建成了集运河记忆和生态景观为一体,运河科普、休闲健身功能齐全的“多彩运河”生态画廊,邳州市民又多了一处休闲娱乐好去处。

这是邳州围绕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

走进邳州,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遍布大街小巷、城乡各地。目前,邳州有1342个志愿服务组织、29万名志愿者,他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健身等文明实践活动,更好地把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转化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实际行动。

以前最让市民苗伟豪头疼的就是停车问题,“僵尸车太多了,根本找不到车位。”而这一年来,苗先生的苦恼没有了。“只要打开智慧停车APP,人还未到,停车位就已经预约好了,进场直接抬杆,离开自动扣费,简直是太方便了。”

原来,为破解“找车位难、付费不便”的出行难题,从2021年10月份开始,邳州实施智慧停车项目,目前已投入试运营停车场21个、14处部分路段道路泊位,共计1281个车位,预计今年底将完成所有公共泊位建设,真正将智慧停车项目打造成民生工程,为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和停车环境。

文明看得见,幸福摸得着。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过程中,文明“基因”已嵌入到邳州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有了文明的滋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初心是什么?是老百姓越过越红火的日子,是脸上越来越灿烂的笑容。

民心是什么?是195万邳州人民同心同德,矢志不渝地站在一起。

在奋进新征程的大路上,邳州以“初心”润“民心”,以“民心”强“初心”,全力建设实力邳州、活力邳州、锦绣邳州、富裕邳州、美丽邳州、幸福邳州,一曲党心民心互联互通,同频共振的“邳州之韵”正响彻邳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