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县域新闻 > 邳州 > 正文

“手电筒”总工曹建华 临危受命 精准把脉

2022-05-26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王莉
2022-05-26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林雪

随时随地手中拿着一支手电筒、穿着一身洗得有点发白的工作服、说起话来轻声细语却掷地有声……这就是江苏南方永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工曹建华。由于他手中总是拿着一支手电筒,同事们都戏称他为“手电筒”总工。5月25日下午,记者在江苏南方永磁科技有限公司稀土萃取分离车间见到了他。

此时他正在车间里巡视,时不时地打开手电筒,透过生产线上一个个好像水缸一样的槽体认真观察料液的颜色,一边看一边对记者说:“你看这料液的颜色,多清亮,这就代表产品的合格率一定高。”说完,他禁不住笑开了花。

这灿烂的笑容背后却是一个个眉头紧锁的不眠之夜。

原来,南方永磁在萃取分离工艺上出现了问题,造成产品合格率不足80%,他们找了很多专家前来“会诊”,各种可能性都一一排除,就是没人能找出问题的症结,这时,他们慕名找到了曹建华。

2021年7月,曹建华临危受命,成为该公司的生产技术总工。

“那么多专家都没法解决的问题,你可以解决吗?”记者问,“这对自己是一个挑战,萃取是一个系统科学,我觉得只要我足够认真、足够细心地用眼睛去观察,一定能够破解。”曹建华语气柔声细语却又斩钉截铁。

入职后,曹建华一头扎进了生产车间。

据介绍,稀土萃取分离工艺要经过200多级的过滤分离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那段时间,曹建华变得不爱说话,不是拿着手电筒不停地在车间里观察料液,就是兴冲冲地提取料液到实验室做实验。

“一连20多天吧,几乎不怎么睡觉,一天也就打盹两三个小时。”回忆起刚来时候的情景,曹建华有些唏嘘。

“太拼了吧?”记者禁不住又问。

“哎呀,找不到问题,真的睡不踏实。”曹建华说出了心里话。

每天,他在实验室、车间两点一线来回奔忙……忽然有一天,曹建华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我找到原因了,是反萃剂的酸度出了问题。”

一周后,曹建华胸有成竹地调节了酸度的参数。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来了——很快,南方永磁产品的合格率不仅达到了100%,产品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这一成功在公司一度传为美谈。“曹工真的不简单,那么短的时间,他就找到了问题。”公司车间班长宋东京钦佩不已。

有人说,曹建华就像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精准把脉,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逃不过他的那双眼睛。

很快,目光如炬的曹建华又发现了一连串的问题——工人的技能达不到独立操作的要求;槽体老化;整个工艺生产线不够畅通……“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产品质量和产量下降。”曹建华表示。

发现病灶,曹建华的“外科手术”正式开始。

工人技能培训班开课,主讲人是曹建华。 “一周要上2-3次课,每个月还要考试,经过几个月的授课,成效显著。”曹建华笑着说,现在,车间里的工人各个都能独当一面,都能做到将参数维持在合理的区间,确保产品质量。

今年1月份,曹建华开始着手最艰巨的工程——疏通整个工艺生产线的流程。谁都没想到,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取得的成果让所有人震惊。“产量直接提升了30%,这太不可思议了。”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王长春兴奋地说。

生产工艺的改善,生产流程的优化,让南方永磁逆势增长,今年一季度销售额3.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近一个亿。

曹建华的微信头像是日全食的图片,太阳正努力从挡在前面的月亮中探出“脑袋”,散发出一丝微光。曹建华说,任何棘手的问题就像日全食,总是被各种东西遮住,让人找不到方向,但只要咬紧牙关、肯坚持,总有见到光明的那一刻。

今年5月13日,邳州高新区举办首届“金牌工匠”评选活动,曹建华高票当选,荣获“金牌工匠”称号。

邳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张拥军表示,此次评选活动共评出11名“金牌匠人”,他们中有很多人像曹建华一样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对企业作出卓越贡献,举办这项活动,就是要让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工匠精神在邳州高新区发扬光大,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