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彭城e评 > 正文

知行合一,成就美好人生

2022-05-09  来源:中国徐州网  编辑:崔东宁
2022-05-09  中国徐州网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教育进校园再次引发热议。此次文件要求,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劳动教育是成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能教育他们对知识躬身修行、用身体“丈量”世界。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虽然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随着环境的改变,不少青少年仍然缺乏劳动意识与劳动知识,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并不鲜见。校园里劳动教育的标语虽在,但是与德智体美相比,相关课程受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因为很少纳入考核范围,所以经常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境地。单一的课程内容、生硬的指导方式、落后的考核办法,也让劳动育人这一教育模式明显落后于德智体美。

加强劳动教育需要从上到下逐层推进。要想让劳动教育成为社会共识,需要逐层推进,持续不懈地努力。此次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劳动课程内容。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意味着我国劳动教育有了“硬核指标”。如何不折不扣抓落实,在实践中让“硬指标”真正过硬,还需要层层推进,狠抓贯彻落实。

加强劳动教育不能止步于课堂。劳动教育方式丰富多彩,绝不仅仅局限于传授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导入和习惯的养成,所以需要家、校、社共同努力。“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只有充分调动家庭与社会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成长,才能真正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因此,只有每个家庭都树立起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让他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才能将这种美好的品质传承下去。

生活依靠劳动创造,劳动创造幸福人生。从远古走来,人类通过辛勤的劳动实现了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期待劳动教育能够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让每个孩子播种希望、收获果实,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赵建)


编辑:崔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