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新闻 > 要闻 > 正文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2022-05-04  来源: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编辑:杨庆宇
2022-05-04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

本报记者 吴悠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徐州市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力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团的引领力、服务力、组织力和大局贡献度不断提升。

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在党旗引领下,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踊跃投身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热潮,为奋力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绘就了一幅幅宏伟的青春画卷,奏响了一曲曲飞扬的青春乐章。

传递思想火炬 引领青春航向

一百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中国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如何更好地引领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近年来,团市委聚焦共青团“为党育人”主责主业,把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引领青年成长成才、干事创业。

“推一推小推车、走一走支前路,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支前民工当年的艰辛历程和伟大付出。”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一期学员张彬朋,在走完淮塔“人民的胜利”青年学习社线路后深有感触地说。

去年以来,在团市委的指导下,各级团委整合“家门口”的阵地资源,共打造了11条“青年学习社”精品线路,通过实地走访、互动体验、鲜活讲解等方式,带动点燃了青少年自主学习的热情。

目前在我市,淮塔“人民的胜利”、邳州“王杰精神”、铜山“铜心向党”、鼓楼“初心之路”等11条“青年学习社”精品线路,形成了一县(市)区一线路的学习线路“矩阵”,并上线了“青年学习社”线路云地图,实现云上学习不掉线。其中,淮塔“人民的胜利”、铜山“铜心向党”两条线路获评省级示范性线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去年以来,团市委通过扎实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用好“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动员全市2.2万个团支部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覆盖率达100%,覆盖团员青年超338万人次。

与此同时,团市委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推进“青年大学习”,“青年大学习,一起学党史”网上主题团课受到广大青年的好评,每期参学人数均突破40万人次,参学人数和参学率稳居全省第一。

为了真正把充满青年味的理论宣讲送到青少年身边,团市委还组建了市县两级433人“青年讲师团”队伍,去年以来,开展“四史”宣讲全市行活动901场,影响覆盖青少年5.5万余人次。

着力推动市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升级扩面,开设高校、企业、农村等5类示范性培训班20余场次,培育人数近千人,我市成功入选团中央试点地区,成为全省唯一试点单位。

针对全市少先队员,团市委、市少工委集中开展了“回信记心间、争做好队员”学习实践活动,成立了257支“英雄中队”,设立了273个“红领巾讲解岗”,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宣讲活动5万余场次。

“‘接力棒’已经交到青年一代的手中,呼唤每一位后来者继往开来、昂扬奋斗。”团市委书记韩锋表示,接下来,团市委将进一步实施思想引领“铸魂”工程,通过建好用活一批“青年学习社”及线路、策划推出“徐州正青春”等网络文化产品、组织推进“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等方式,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徐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激扬青春、书写人生、实现梦想。

融入发展大局 彰显青春担当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

近年来,团市委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大局,深入推进青春建功行动,激励全市各界青年奋勇争先。

聚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团市委实施的“一线有我 号队出列”青春建功行动中,全市156支青年突击队与省市级重大工程项目结对“牵手”。

行动中,广大团员青年勇于拼搏、奋勇争先、爱岗奉献,全身心投入到重大项目的建设中,为“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聚焦创新创业点燃新梦想——

深入推进“彭聚菁英”青年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举办徐州青年创新协作圆桌会议,成立产业青年创新协作联合体,引导青年积极投身徐州经济发展主战场。

深入实施新生代企业家培养计划,开展“新生代 新动力”星级服务品牌创建深化活动,通过把脉问需、素质提升、金融服务等八大项目,全方位、多层次为青年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创造条件。“新生代 新动力”获评市级机关五星级服务品牌。

聚焦乡村振兴汇聚新力量——

健全完善农村青年人才培育机制,全年入库培养农村青年人才1105人,发放“新农菁英贷”7.3亿元,惠及农村创业青年近万人,共签约村企合作项目206个,开工率达95%。

建设“新农菁英”产品1号店,开展助农直播67场次,销售农副产品12万件,直接带动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寻访活动,推选100名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选派200名青年金融骨干挂兼镇(街道)、开发园区团(工)委副书记,招募300名应届毕业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汇聚青年人才力量,徐州1名青年获评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聚焦社会治理开拓新路径——

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组织动员和专业引领优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为助力核酸检测、“两码”查验、交通管控、现场消杀、信息筛查等方面提供人员支持。尤其是今年3月28日以来,各级团组织、团员和青年志愿者闻令而动、迅速集结、冲锋在前,有效缓解基层防疫一线急缺人手的情况。截至5月1日,我市共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342支、青年突击队321支,储备青年志愿者9647名,上岗青年志愿者6358名,累计服务76555人次,青年突击队队员3137名,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84840.5小时。

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巡河护河、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啄木鸟’志愿行动”,为建设“美丽徐州”增光添彩,推动青年参与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大力实施社区青春行动,聚力打造10个省级社区工作试点,推动团干部、青年志愿者成为协助党委政府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突击队、青年岗位能手……一批又一批青年榜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他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展现出了广大徐州青年的青春风采和奋斗姿态,为奋力谱写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了青春力量。

传递党的温暖 护航青春发展

“在徐州青年人才驿站,我不仅感受到了徐州人的热情友好和周到体贴,更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去年9月,来自苏州大学的倪楠在泉山区青年人才驿站免费居住了7天,后来成功应聘上了中国工商银行徐州分行。

倪楠告诉记者,青年人才驿站内床铺被褥、洗漱用品、生活用具一应俱全,并贴心提供了信息发布、面试培训、就业咨询等求职全程服务,成为了自己在徐州奋斗打拼的起点。

据了解,为了帮助更多来徐求职的青年了解徐州、融入徐州、扎根徐州,团市委聚焦青年实际需求,在全省率先推进青年人才驿站建设,着力打造“135”服务体系,为来徐就业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发展,青年人才驿站建设经验也于今年在全省层面进行推广。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首批青年人才驿站11家,累计吸引70所高校423名大学生入住。在做优就业服务方面,团市委还持续实施“彭聚菁英”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去年以来,募集实训实习岗位1万余个,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7场,提供就业岗位4500余个,吸引了超10万名大学生参与。

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传递党的温暖、服务青年发展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责。

近年来,团市委始终坚持以青年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时刻把青年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青年普遍性需求和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帮助青少年在新时代成长成才、施展抱负。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房间,再也不用趴在椅子上写作业啦。”去年,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居住空间改造关爱行动的帮助下,新沂市高流镇老范村的12岁男孩彬彬,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小屋”。

一张崭新的书桌、一个舒适的小床、一间温暖的小屋、一处温馨的港湾……去年以来,团市委把推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居住空间改造关爱行动作为关爱帮扶困境青少年的着力点,2021年社会化募集资金910万元,建成“梦想小屋”715间,今年新建的700间“梦想小屋”也即将竣工交付,不仅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通过这一举措温暖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除了“梦想小屋”居住空间改造关爱行动外,团市委还进一步深化希望工程“圆梦行动”,2005年以来,累计募集善款3513.3万元,资助本专科学子7987人,2020年首次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本专科学生“全覆盖”。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在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解决青少年及家长个案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关爱帮扶范围,联合多部门举办徐州市12355青少年健康成长云课堂,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重点,推出了“疫情之下心不慌,心理‘防护’来护航”、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疫情之下呵护少年的“你”等系列直播课堂,5场直播课累计513万人次观看、点赞达8768万次、产生互动留言15万余条。

着眼于青年所需所盼,多措并举服务青年成长发展,这是团组织当好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提升共青团亲和服务力的重要体现。

去年9月,由团市委牵头联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规划实施相关单位,共同参与制定的我市首个青年发展规划——《徐州市“十四五”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印发。

《规划》着眼于青年思想道德、青年教育、青年婚恋等10个重点发展领域,制定了与青年相关的十大发展目标和44项发展措施,并围绕青年需求和地方实际,确定了12个青年发展重点项目,为青年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下一步,团市委将以《规划》印发为契机,实施青年发展“护航”工程,进一步提升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的运转效能,推动惠及青年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同时完善共商共议机制,畅通青年诉求表达渠道,推动出台更多服务青年成长的普惠性政策,确保把党的关心和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青年中去。

高擎红色旗帜 构筑青春堡垒

强基才能固本,行稳方能致远。

工作中,团市委对标从严治党标准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全力做到党建工作与共青团工作互融互促互进,团组织建设在改革中破题、在创新中加强、在规范中发展,有效扩大了组织覆盖面,焕发了组织新活力。

到防疫一线,向人民报到!

今年3月,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团市委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机关党委主动提高政治站位,及时开展分区统筹,组织50名机关青年党员干部奔赴疫情防控一线。

“作为青年党员,要在疫情防控一线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疫情防控工作中,团市委机关青年党员干部与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协同作战,同心抗疫,在“两码”查验、核酸采样、秩序维护、防疫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了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机关青年党员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后备骨干,政治能力过硬,就能更加坚定为事业持续奋斗的信仰信念,就能更有力地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力量。

对此,团市委通过制定机关党员每月定期向村(社区)报到制度;坚持开展“联青服务站”集中服务日、“双联双促”等活动;积极开展机关青年政治能力提升行动,实施精学、精训、精研、精炼4项计划等,使机关青年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更加优良,政治素质更加过硬。

团市委持续深化打造了“新时代 新青年”机关党建品牌,荣获江苏省机关党建工作先进集体。

为进一步强化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团市委深入推进基层团建“固本强基”行动,全年新增社会领域团组织2478家,新建青年之家33个,建成海归青年服务站9个,征集选树22个党建带团建工作示范点,并不断抓实机关和国有企业团组织建设,在全省率先成立工青妇共建联盟和开发园区团建联盟,基层团组织工作活力持续迸发。

同时,不断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邳州、新沂、铜山3个县级单位入选全国改革试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新沂获评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样板,改革做法被团中央作为工作范例在全团推广。青联、学联、少先队改革不断深化,中学团校建设推动全覆盖,全童入队、积分入团、推优入党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将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向纵深推进。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团市委将深入实施改革创新“赋能”工程,全面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深化改革,将改革经验推广至全市所有县域,推动改革举措落到基层,打通赋能基层的“最后一公里”;着眼更好发挥政治引领、服务联络功能,主动推进高校共青团、青联、学联学生会和少先队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团青学少的组织活力;坚持项目化工作模式,建立市县两级创新创优品牌“项目库”,帮助基层出成效、出亮点,让创新实干、争先创优成为全市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的鲜明特质和务实作风。

百年风华,青春筑梦。

穿过历史的滚滚烟尘,迎着时代的隆隆雷声,中国共青团历经风雨洗礼走过百年。

“跟党奋斗是我们骄傲的基因、跟党前行是我们无上的荣光!”韩锋表示,团市委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勇毅前行,务实重干、奋勇争先,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在徐州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谱写青春新篇章,真抓快干、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