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战大考中不断进步
本报记者 王彬
2022年的春天,注定是不平凡的。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体徐州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用众志成城的力量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在这场大战大考中,全市检察机关在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同时,充分履行检察职能,全力维护疫情防控期间的社会稳定。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疫情防控、司法办案、服务复工复产的第一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大战大考中不断进步的徐州检察机关正努力向人民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连日来,在抗击疫情前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3月29日,徐州市检察院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上,检察长王旭奇提出要求:“除了必须留守在工作岗位保障办案的党员干部之外,两级院检察干警作为志愿者到社区报到,参加抗疫工作。”
话语坚定有力,激发起全院检察干警的战“疫”热情。
在城乡社区,站岗值守、政策宣传、防疫消杀……他们在群众身边筑起抗疫的铜墙铁壁,让群众坚定抗疫必胜的信念。
在高速卡口,消毒车辆、查验“两码”、登记信息……他们用担当尽责的斗志,守护着城市的大门。
在街道楼宇,敲门入户、关爱老人、搬运物资……他们把温暖带给最需要的群众,让“倒春寒”暖意融融。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这才是共产党员。
3月29日晚8点,泉山区检察院工作群里一声令下,15分钟后,10多名党员迅速集合到了茶棚社区,为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开始了忙碌的准备工作,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两点多,结束了全部工作才离开;
徐州市检察院案件管理部副主任文静在社区“敲门”行动中,看到两位老人带着两岁的孙子,由于使用老年机,没有健康码。文静立刻联系医生上门帮他们做核酸采样。
“隔离房间是否使用中央空调?”“对服务人员的防疫宣传和管理做到位了没有?”“隔离人员情绪稳定吗?”……这些问题对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政治部副主任吕飞翔来说,每一条都很重要。自参加隔离点疫情防控以来,他在几百平方米的酒店活动范围内,经常1天就走1万多步。
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艾新平,除了承担检察工作、本单位防疫工作外,还担任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外防输入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副组长的职责。他和该院宣传教育处党支部副书记赵宏杰,负责检查督导铜山区、泉山区、港务区的社区防控工作,每天奔波在各个社区之间,确保每一项规定都能落到实处。
“在检察干警参加的党员突击队中,他们就是主力。”共青团徐州市委志愿者部部长谭超英谈到多次与自己共肩作战的检察干警时,由衷地说道。
以法为纲助力疫情防控
疫情大考下,越是情况特殊,越要坚持法治思维。
徐州市两级检察院留守的检察干警们通过司法办案,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他们中,有紧张忙碌地办理着一起疑难案件的徐州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高静;有支持9名农民工起诉讨薪,并推动线上调解结案的铜山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刘海燕;有一边抗疫一边编发抗疫稿件给大家加油鼓劲的市检察院宣教处副处长张志远、干警张睿;还有时刻准备接听12309检察服务热线的接线员赵婷、张洋洋……
人在“疫”线,执法不掉线。
4月4日下午,一家药店违反规定,私自接诊病人。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此案性质不言而喻。
由于引起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严重危险,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非法行医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立案当天,在铜山区检察院值守的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董新春就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了解案件具体情况,提出案件侦办意见。4月7日,该院向区卫健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强化监管,堵塞漏洞。
勇争一流,智慧助力——
“对于被取保的犯罪嫌疑人,如何开展线上监管?”
“律师需要提交案件材料,办案检察官居家办公不方便怎么办?”
检察工作维系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如何确保抗击疫情与检察业务同步开展,是对工作智慧和能力的考验。全市两级检察机关第一时间启动战“疫”时期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在云龙,检察官通过该院开发的云检智链小程序对35名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电子监管;在睢宁,远程视频通信多画面合成平台被运用开展讯问;在沛县,异地讯问平台,实现远程无接触讯问、全过程录音录像;在邳州,网呈设备移至检察院听证宣告室,连接到看守所……
一系列举措的推出,体现了执法司法的庄严,又彰显出关护民生的脉脉温情。
跑出复工复产“检察速度”
徐州市检察院党组要求,两级检察机关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障企业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
泉山区一家企业,正处于合规考察期。由于疫情防控,无法按时向税务机关申请调取企业前期税款材料,亦无法配合第三方组织进行核验说明,若第三方组织继续按原计划进行考察,该企业将无法通过合规审查,经营也将因此受到影响。了解情况后,泉山检察院迅速联系徐州市第三方管委会,商讨后决定延长该企业合规考察期限两个月,待不可抗力消除之后,再组织考察。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稳企业抓项目就是促发展谋未来。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徐州市检察院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纾困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开展调研,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工作不足,力争为“建造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全市检察机关在依法办案的同时,积极指导、关心、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徐州经开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吕青积极与企业所在街道、交管部门联系,并向区党工委及时报告,“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问题,有效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鼓楼区检察院监督某公司开展合规整改,使得该公司顺利通过合规验收。4月19日,公司负责人被法院判处缓刑。目前,企业正在有序复工复产,80名员工重返岗位。
沛县检察院依托“检察服务民营经济工作站”,积极开展流动展板法治宣传20余次、办案影响评估3次,制发风险提示函2件,检察建议10件,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2件,先后走访调研企业十余次。
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全市检察机关继续多方发力,打出服务保障“组合拳”,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
编辑: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