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奋战,只为让患者健康平安
|
||
|
||
|
本报记者 晏菲
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不见战火硝烟却有生死考验的特殊战斗,也是一场检验医院改革成效的大考。在这个战场上,徐州新健康医院全院上下临危受命,不怕困难,广大党员以勇敢“逆行”践行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以实际行动展现白衣战士的责任担当!
4月1日17时,号角吹响。徐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徐州新健康医院被临时紧急征用为“黄码定点医院”,接诊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人员、密接及次密接人员、封控管控区域人员、黄码人员就医。指挥部要求,4月2日17时完成改造,接收第一批患者。
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战场。从临危受命到医院开诊,从接受任务到接诊患者,仅有短短24个小时,经过简短的动员会后,院领导前置指挥,院感防控“三区两通道”硬件建设、医护配置、患者转移、物资调配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徐州新健康医院全体动若奔雷——
24小时内,近千名普通患者转移至安全区。连夜改造出近200间病房、9间ICU、9间手术室、2个大病区、1个胃肠镜区中心。120名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其中党员19名,有援外抗疫经验的14名。
闻令而动
4月1日17:05,急诊科主任陈延周接到命令:急诊区域全部划为“黄码定点医院”急救区,全体医护人员二级防护,实行封闭式管理。
2分钟后,急诊病房护士长陈静收到通知:她不必参加此次任务。陈静爱人李振是急诊ICU护士长,参加过2020年援鄂抗疫。护理部考虑到她孩子小,爸爸妈妈公公婆婆都在外地不能来带孩子,便安排夫妻俩只要隔离一人,留一人在家照顾孩子。
“我已经和老公商量好了,把孩子托付给姐姐照顾。医者生来为人民健康而战,这个时候我不冲上去谁上?”陈静向领导保证,“从得知医院转为‘黄码定点医院’的那刻起,我就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我们护士都参加抗疫了,我作为护士长要以身作则,更应该冲在最前线。而且我还年轻,这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
隔离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上14天班,隔离14天,28天不能回家。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要克服各种困难。有的孩子小,要托付给家人照顾;有的孩子今年中考,需要辅导功课;有的家有生病的老人需要照顾,为了抗疫大家都毫无怨言。
首先要做的是把急诊病房的24名普通患者转移腾空。当天17:20开始转移,一直到次日凌晨转移完毕。为保障患者在转移过程中的生命安全,他们为每位患者都制订了保障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4月2日14时,江苏省指导专家对进入隔离区域的医护人员进行了防控知识再培训。理论知识培训完毕,江苏省指导专家又做了穿脱隔离衣的操作培训。17时,急诊值班人员穿好防护装备进入隔离区域,准时接诊第一位“黄码”患者。
多方施策
为了达到院感防控要求,“黄码定点医院”产科病房需要在4楼紧急启用,以保证手术室、产房、产科病房、新生儿病房在同一层楼的同一片区,病房做到一人一室。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防控病毒,而且能够同时满足孕产妇剖宫产、顺产及新生儿救治等各方面需求,保障母婴安全。
“不仅要确保孕产妇的医疗护理工作,还要为孕产妇提供更好的生活照顾!”院长张居洋来到现场坐阵指导,给产科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给予产科配备了充足的人力,医护人员可以6小时换一轮班。这样不仅能够保障送化验、送饭、拿药、病区消杀等病区各项工作开展,而且能够保证医护人员的休息,让他们拥有充沛的体力,避免疲劳作战。
“急诊,准备剖宫产手术!”4月2日16:50,产科刚刚做好准备就收治了一位危重产妇。该产妇系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瘢痕子宫、先兆早产,下腹痛5个小时由泉山区急诊入院。在医院各个部门的协调下,在产科、麻醉科、手术室、儿科的通力合作下紧急剖宫产,母女平安。产妇血压、血糖都得到理想的控制。
剖宫产术后产妇想喝米汁和鱼汤,护士长跟食堂沟通,满足产妇的需求。产妇想吃水饺,由于错过了订饭时间,护士长联系食堂并自费给产妇买来了煮好的水饺。产妇及家属感动地说:“疫情无情人有情。”护士长说:“我们医院坚持‘患者至上’的理念,始终要求为患者提供‘温馨服务、感动服务’,我们一定要真正做到实处!”
“医生,我老婆已经37岁了,做了多次试管婴儿才成功,这个孩子来之不易。拜托了!”产妇老公在电话里恳求产科主任高丽萍。高龄孕妇、妇科基础疾病、先兆流产、多次保胎,再加上疫情影响,孕妇及家人心理压力很大。产妇老公要求送点水果进来给产妇增加营养,科室联系食堂想办法采购,让孕妇如愿以偿地吃到自己喜欢的水果。
“我想对黄码以及封控、管控区的孕产妇说,有我们在,请放心!”高丽萍说。
一人一策
200名透析患者,50多名黄码及封控管控区患者,没有耽误一个人透析。徐州新健康医院透析中心已在3月28日之前,根据疫情形势做出预案,综合配置徐州新健康医院和徐州市肿瘤医院的资源,为每位患者制定透析策略,实行“一人一策”,随时做出动态调整。
科室接到接收患者指令后,立即组建医疗、护理、工程师队伍。因为科室有病区、门诊、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岗位,平时人力资源就不足,现在又接到紧急任务,如何合理调配人员,不影响一般患者的诊疗工作,又能紧急组建一支“黄码定点医院”透析医护团队,需要统筹安排。王福奔医生,刚刚完成在肿瘤医院透析室的三天临时管制,回家整理行装,立即到新健康医院透析中心报道,作为第一梯队医生进驻,并安排张世强医生暂时在病区参加值班,做好随时进驻的第二梯队医生。护士长曹丹立即通知护理团队12人及工程师1人组成医护队伍。同时进行分工,确保各司其职。分别负责准备药品、医用耗材、防护用品、污物处理用具,各种标识以及告示的制作等。
解决了“黄码”患者的治疗,还要解决长期在透析中心治疗的患者的分流。血液透析患者每周要透析两至三次,不能间断。3月底,透析中心就根据疫情发展趋势把肿瘤医院透析中心的患者分流至新健康医院透析中心。新健康医院转为“黄码定点医院”后需要再把这些患者转回去。肿瘤医院透析中心护士长郑璐和新健康医院透析中心护士长曹丹紧密协作,带领两个中心的护理人员,完成了两个中心200多个患者的有序治疗,没有耽误一位患者。反复分流转换需要调整班次,另外,治疗期间有的患者“黄码”变“绿码”,有的“绿码”变“黄码”,需要反复变化调整,为防止漏掉任何一个患者的治疗,她们反复多次电话通知每位患者,嗓子都是哑的。每日三班四班,从凌晨干到凌晨……
在病房里,穿着防护服的“白衣战士”穿梭忙碌,问诊、输液、查看各项指标、调整治疗方案。因为病房没有护工,护士同时还要照顾病人生活起居,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
“病人需要我们,我们就要冲上去。”护理部主任刘梅说。
“在‘黄码定点医院’工作是我20多年来第一次经历,而且要管理整个病区,紧张肯定是有的。整理一个床单,感觉像百米冲刺,喘不过气。但大家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退缩。”护士长宁伟说。
“以生命守护生命,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徐州新健康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从接到命令的那一刻起,忙碌的脚步片刻不停,每个人都在为这座城市倾其所有、拼尽全力。所有的苦和累在我们心里都不算什么,看到患者高兴地出院、伸出大拇指点赞,我们更坚定了抗疫的决心和信心!”副院长张娟说,“严格防护、确保诊治、牢记使命、勇于奉献,徐州新健康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务工作者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充分展示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医护人员的价值追求和时代精神。拼搏奋战,只为让患者健康平安。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们徐州新健康医院的最大心愿、最大执着、最大期盼!”